A3铜鉴缶和铜过滤器

进入曾侯乙展厅,在九鼎八簋的左边展柜中展出的是两件青铜器,铜过滤器和铜方鉴缶。

角落里竖着的小青铜器叫铜过滤器,古人的酒不像我们今天的白酒这么纯,会有很多酒渣,所以需要过滤之后饮用,而过滤酒的过程还产生了一个词语,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酒渣在古代就叫做糟粕,古人还会在过滤的时候放上香草,用来增加酒的香气,而恰好楚地就盛产香草~苞茅。

中间这件大型青铜器是国宝级文物铜方鉴缶,这件青铜器实际上是有两件青铜器组合而成,大家可以结合左边墙上的展板,来看看它的结构,外面这个方形的青铜器,叫做鉴,是一件盛水器,里面隐藏着一件小青铜器,叫做缶,是盛酒器。

古人把盛满了酒的缶放在鉴的中央,在四周夹层里放上冰块儿,用它来冰酒,所以我们也称面前的文物为”中国最早的冰箱”,是不是非常巧妙?

而且工匠们为了增加缶的稳定性,在缶的底部做了孔,在鉴的底部做了活钩,用来固定。

除此之外这件文物还有几个妙处。第一个妙处是这件青铜器可以冷热两用,它可以在夏天的时候放冰块儿冰酒,但到了冬天可以放热水来温酒,这恰恰表现出,古人会巧妙的利用青铜的导热性,让它发挥更多的作用。

第二个妙处是,曾侯乙为了增加视觉效果,让工匠设计了一件镂空的铜盖,盖上之后缶就被隐藏了起来,使得整件器具看上去浑然一体,更增加了文物的庄重古朴之感。

第三个妙处则需要您发挥一下想象力,在使用的过程中,无论放的是冰块还是热水,都会有水蒸气从盖子的镂空处飘散出来,仿佛仙气笼罩的样子,营造出祭祀的神秘感。而古代的曾侯乙一边喝着冰镇的美酒,一边欣赏着自家仙气飘飘的冰箱,心情该多么愉悦,这才是视觉和体感合二为一的享受。

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并不容易,因为这件青铜器工艺极其复杂。

首先它体型大,而且又是少见的正方形,对器型的规整程度要求更高。

其次,它表面的纹饰精美,造型丰富,刻画灵动,细节处都看不到瑕疵,足以证明此时曾国的青铜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超的水准。这件冰箱在出土的时候是两件,另一件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这件文物曾经向全世界亮相,有个篇章叫万人激缶而歌。表演者们拍打的器具原型正是这件文物,他们一边拍打一边还高呼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源于张艺谋导演,在国博见到了我们曾侯乙墓的铜方鉴缶。

接下来请您前往前方的独立展柜去参观下一件文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