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看老舍的文章,看得很慢。以前都是囫囵吞枣,一目十行,跳跃式的阅读,这次细嚼慢咽,逐词逐句,慢慢品偿。
曾经觉得老舍只是文笔细腻,幽默,现在才懂得他最大的特点是:无奈!
被生活逼着往前的无奈:每天必须写多少字才能交差;因为生活压力,不得不做教师;对朋友不合理的要求不敢提出拒绝,最后只能逃跑。
方二哥要求给他画像,他明明不情愿,但因为害怕方二哥的艺术不渲泄出来,会导致他发疯,所以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内心的抗拒。
结婚只是安抚母亲的痛苦,朋友的规劝。
他写的都是普普通通的人物,就像你我。
《我这一辈子》老舍用第一人称把主人公的一生描写的淋漓尽致,一个模样不错、有点文化,还有些小聪明的主人公,历尽生活的艰辛,好不容易儿女长大成人,都各自为家了,“我”却被逐出了警署,失业了。
小说中对老百姓生活的不公、欺善怕恶的官场描述入木三分。特别是官兵放火抢夺的场景,“我”作为维护一方安稳的巡警,躲在一个角落里,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的发生,还不敢被人发现。
火灾发生时,那些拿着老百姓供奉的警察无一人出来保护他们的安全,等到官兵离开,火势燃为灰烬的时侯,这些巡警装模作样全出动了,他们不敢对官兵如何,但是对衣食父母的老百姓毫不手软。
作者还把底层人被生活逼迫的唯利是图、贪婪和无奈,真实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不由使我们联想到身边这样的景象。
“我”为了挣一副棺材板的钱,不得不在知天命之际,离开家乡,来到遥远的异地,玩命的工作,就怕被人瞧不起,不被人接纳。
好不容易站稳了脚,又一致命的打击传来:儿子客死异地。“我”只好抛下工作,去给儿子收尸。
最后,不但“我”的棺材板无着落,“我”和儿子留下的一家大小几张嘴的吃用,都无头无绪,生活没有指望,想死却也不能。
这是主人公心里的痛苦、不安和疑惑,也是老舍自己内心的忧疑、无奈。
老舍的作品充斥了这种心态。
《离婚》中的老李,何偿不是如此的性格,即使他畅快淋漓的逃离了厌倦的工作,逃避了不喜欢的人和环境,奔着理想中的乡下去了。但是老李没办法不考虑一家人的吃喝、生死,必将走进另一个不适的环境,遇见同样不喜欢的人,这是老李的无奈,生而为人,生而为夫、为父,都逃避不了的无奈。
这也是我们的无奈。
过去了快一个世纪,我们又何偿从这种无奈中逃脱出来?这种命运的延续,是人类的宿命,是无奈本身。
我喜欢老舍的文章,因为他的幽默,更为他对人性理解的透彻。虽然有生活的悲哀,但也有发现自我的痛快。
所以,许多生活的场景,人性的思考,都能套到自己的头上:我们都是一群被生活赶着走的人,脚虽然在自己身上,但道路是规定好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生活而奔波不朽。
老舍语录
生命在这时候是一片云雾,在记忆中飘来飘去,偶然的露出一两个星星。(老舍做盲肠手术似醒非醒的状态时的描写)
生命像春潮似的一进一退。
他用消极的安贫去平衡他所不屑的积极发展。
怎办呢?到了这般地步,我不能不后悔当初为什么单单选择这一门职业了!唱须生的倒了嗓子,唱花旦的损了面容,大概都会明白我的苦痛:这苦痛是来自希望与失望的相触,天天希望,天天失望,而生命就那么一天天的白白的摆过去,摆向绝望与毁灭!
人生本来是经验与努力,不能永远消极的防备,而当努力前进。
说到这里,他们不管我相信这些与否,马上就给我介绍女友了。仿佛是我决不会去自己找到似的。可是,他们又有文章。恋爱本无须找人帮忙,他们晓得;不过,在恋爱期间,理智往往弱于感情;一旦造成了将错就错的局面,必会将恩作怨,糟糕到底。反之,经友人介绍,旁观者清,即使未必准是半斤八两,到底是过了磅的有个准数。多一番理智的考核,便少一些感情的瞎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