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一个好人做了一件坏事,就应该被我们全盘否定?
是否一个坏人做了一件好事,就应该被我们大加赞扬?
一、林丹
前些日子,那个我们崇拜的“超级丹”、公认的“好男人”,在网上被曝出轨了,而且是在妻子谢杏芳怀孕期间。
社会顿时哗然,微博热搜、新闻网站头条全是关于“林丹出轨”事件的报道,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冒出来评论,有说“恶心”的、有说“看不起”的、有说“好印象全无的”......各种批评,数不胜数。
当然,也有一些不一样的评论,有人说“这是人家的私事,外人没必要插手”、有人说“人家出轨又没伤到你,你有什么可骂的”、有人说“不能因为这一件事而忘记他为国家挥洒的汗水,争得的荣誉”......
但总的来说,后一种的评论是明显少于前一种的,似乎人们更倾向于感性地批评一通,而不是理性客观地分析评说。
在我看来,“林丹出轨”这事固然不对,值得批评,但也不能仅因为这一件事,而完全否定林丹这个人、否定他做的所有事,忘记他为国家效力的16年、忘记他为国家争得的众多荣誉、忘记他为国家挥洒的无数汗水......
要知道,人是很复杂的,人性会有很多面。在不同的情境中,人会表现出不同的人性,有好的,有坏的,也有不好不坏的。
一个人的一生会经历众多情境,在这些情境中,肯定会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只是不同人的好坏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已,这是由人的价值观决定的。
价值观就像一个天平,当它偏向好的一方时,人们就会多做好事,展现人性善的一面;当它偏向坏的一方时,人们就会多做坏事,展现人性恶的一面。这就使得人往往是灰色的,而不是我们常以为的非黑即白。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某人一时展现出人性恶的一面而全盘否定他;也不能因为某人一时展现出人性善的一面而完全肯定他。评价一个人,不能光看他在某个情境下表现出来的人性,还要考虑他在其它情境下表现出来的人性,并结合情境的分析进行综合评判。
我这么说,不是在为林丹辩护,而是想提醒大家,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在分析一个人(或是一件事)的时候,请客观些、全面些。这样不仅对我们自己有好处——培养我们的理性思维;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为我们的感性而对当事人造成的伤害(我们往往想不到这些,只顾着发泄自己的情感),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地文明。
二、我们
一直觉得,在对一个人或一件事没有全面了解和分析之前,我们不应该轻易就得出结论,因为这样的结论几乎都是片面的,甚至可能是完全错误的。
然而道理大家都懂,但为什么我们就是做不到呢?为什么我们总是倾向迅速地、片面地做出结论?
当一个总做坏事的坏人,突然有天做了一件好事,我们对他的看法可能就会立马改变,会原谅他过去的种种,会对他做的这件好事大加赞扬,以至于认为他就是一个好人了。
相反,当一个总做好事的好人一天做了一件坏事,我们往往就只会看到他做的这件坏事了,而对他以往所做的好事视而不见,会认为他原来是一个坏人,甚至会觉得他以前所做的好事都是有预谋的。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用两个理论给大家解释一下。
1、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中的思想
人们之所以倾向迅速地、片面地下结论,是因为我们大脑的运作有快慢两种系统模式。
快的思考方式,即直觉系统,依赖情感、经验来做判断,虽然很快但容易出错;慢的思考方式,是有意识地进行一种更慢、更严谨地思考,需要投入更多的脑力,但也更准确。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先是快系统尝试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再交给慢系统。
然而,我们的快系统很懒惰,慢系统又很自大,即使遇到不擅长解决而需要快系统介入的问题,却非要用直觉来做判断。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判断是由快系统做出来的,因此经常出错。
2、克劳德-埃尔伍德-香农《通讯的数学原理》中的思想
而人们之所以会认为坏人一旦做了好事就成了好人,好人一旦做了坏事就成了坏人,则可以用香农的信息论来解释。
假如一个事物有 2 种状态 S1和 S2。当它长时间处于状态 S1时,那么它下一时刻处于 S1的概率 P(S1) = p1就会很大(不妨设为 0.9),而处于状态 S2的概率 P(S2)= p2就会很小(p2= 0.1)。事件 S1给人带来的信息量就为 I1= -log(p1) = 0.152(取 2 为底),S2的信息量为 I2= -log(p2) = 3.322。显然 I1远远小于 I2。
也就是说,当这个事物下一时刻仍处于 S1时,它所带来的信息很少,因而它的影响就很小,因而也就很少人会在意这件事。然而,当其处于 S2时,由于信息量极大,它的影响就会很大,于是大家都会很注意这件事情。
一个总做坏事的坏人做好事的概率很小,所以一旦这个小概率事件发生,它就会带来轰动效应,使得人们忽略了他以前的所做所为。同理,一个总做好事的好人做坏事的概率也很小,所以当他做了所谓的坏事之后,他所受的惩罚就会远比一般坏人所受的惩罚要严厉得多。(不觉得这很不公平吗)
那么对这两个漏洞,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对于漏洞一,有效的措施有两点:
1、引入外部意见:即旁观者清,我们应当多听取外部的意见来帮助自己做思考判断;
2、建立核查清单:将直觉容易带来的错觉写进核查清单,在关键时刻用来提醒自己。(巴菲特的合作伙伴查理-芒格就是用误判清单来提醒自己在重大投资和决策的时候不要犯直觉错误)
对于漏洞二,我也没有很好的应对措施。最多就是提醒大家,在遇到一些小概率事件并需要进行分析评判时,就想想今天你看到的香农信息理论,避免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就被这个理论所影响,从而形成偏见。
三、慈禧
最后,给大家说个会颠覆你们以往看法的观点。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觉得慈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她软禁了光绪皇帝、阻止了戊戌变法并杀害了戊戌六君子、还引起了八国联军侵华......
于是,很多人就认为她保守愚蠢、冷血残酷。
这样的观点正确全面吗?是怎样得出来的?是通过历史教科书还是一点野史?相信很多人仅仅只是凭借少量的信息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或是人云亦云。
然而事实的真相并非如此!
看过罗辑思维近期节目《残酷的政治逻辑》的朋友应该知道,慈禧在掌权的那些年里,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对的。
而之所以会导致如此糟糕的结果,关键是因为慈禧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不一致——国家的危亡祸福跟她有关系,但关系不大,她最看重的是自己权利的安全。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由政治逻辑决定的,很残酷但又不得不接受。
(我相信罗胖的这个观点,因为它的来源是基于在大量而全面的资料上进行的周全而严谨的逻辑分析,没看过的朋友可以去看下,相信对你以往的观念会有所颠覆的。)
况且,慈禧还是做了很多好事的,只是被人们忽略记忘记了而已。她领导了两次改革——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废除了科举制度并向欧洲和日本派遣中国留学生,还大力扶持商业提高商人在中国社会的地位......
所以,对于慈禧,你还在坚持以前的看法吗?应该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