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费我一直在领,写写总会有机会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看到简书上,大家都在写第一笔稿费,第二笔稿费的,我也不由自主地动笔,甚至先在我的微信里找了一下,专门给我发稿费的朋友,这些消息记录一直没有删除,我想截个图,写个文章,做个纪念。准备在新年元旦里进行一次手机清理,自从手机买过来,到现在,微信都没有重装过,更新过,几年下来,微信占的内存好几个G,手机运行很卡,有时候,有些东西需要归零,清空,容纳新鲜的事物。

图片发自简书App

    言归正传。我的第一笔稿费是98年,我在读初中时,学校团支部帮我们几位爱写作的同学出了一本书,油印的书,自己装订的,我们几个有文章的同学在学校里,整理装订,然后老师放在各个班级卖,这本书叫《曳泉文选》。三块钱一本,同学们买得很欢乐,我拿过来的都送给了老师们。学校给了我一笔稿费,20元,印象太深了,没有一笔稿费让我如此得到信心的感觉。初中辍学后,我坚持写作,在一些报纸杂志上发表了,稿费是通过邮局寄过来的,也有的是稿酬单。后来的报社的稿费直接是充话费了,越来越方便。很多稿费是通过微信支付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公司内部有简报,稿费标准:300字以内50元,300-500字80元,超过500字100元。照片:20元/张。所以这简报的稿费还是比较好赚的,因为公司月月有活动,写写活动报道就可以有了,但是写通讯的人也很多,所以文章有时也要很出采的。

    刚在我的邮箱里搜索稿费两个字,出来很多的稿费明细单子,真好,原来,我拿过的稿费次数也不少了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一次给一个公众号写了一个稿子,拿了一百块稿费,感觉很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拿稿费连续给我的小学老师订了八年报纸,后来一次没订了,就没继续订了。再后来我都用稿费买书送人,再后来的后来,稿费也不多了,我也就慢慢地不管稿费了。曾经,一直认为写作是种能得名又得利的事情,我总觉得稿费就是意外之财,就做与众不同的事情。

    曾经在一个网站上写文章,网站与报纸联手的一个叫民情工作室的栏目,在那里写稿就是视为给报纸投稿,那时投了很多,在报纸上也发表了很多,后来网站很少去浏览了,网站也改成了APP了,写着写着,还是有惊喜的。

    我写文章,没有人会笑我,也没有人会说我,大家只会说那个民妹最爱写文章,最爱读书,志愿管个读书角。现在在简书上叫“三个瓯柑”,就是平时瓯柑吃多了,沉迷太深了。都说我这个人有趣的。其实我取这个名字,还觉得蛮有意义的。虽然土,但很实用,先苦后甜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常去阿呆家玩,他家客厅的墙上有一张他父母的结婚照,但其实可以说是一张全家福。因为照片上就有三个人,他的父母和他。...
    找枣阅读 1,558评论 0 0
  • 夜雨寄北,不见如钩月。望眼欲穿,不如归来时。
    马克吐冷阅读 876评论 0 0
  •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是长相、声音,还是思维模式都是与众不同的。对于思维模式的不同,除了与接...
    六弦起舞阅读 4,731评论 0 0
  • 学校的孩子们说1月13号放假。是的,一年又一年,一批又一批,一个学期又一个学期,大学生们从不同的家乡,不同的地域汇...
    琼琚惠阅读 1,832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