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日星期日
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点捕捉
今天在网研社的群里,祝老师给我们分享了洛龙区第二实验小学张艳芬校长的讲座课件《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点捕捉
》。虽是没有亲临现场,但是从课件中也学到了很多有关语文课堂的知识。
首先张老师告诉了大家一节好课的标准。
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用几个关键词概况就是:
深入浅出
有趣 有序 有效
有目标 有落实 有反思
透过课堂看问题,看哪些问题呢?
(一) 看目标---有没有目标意识,有没有可操作、可落实的目标。
例子1:
《一株紫丁香》
1.认识“株、浓”等13个生字。会写“伸、师”等6个字及以下词语:伸进、老师、绿色、又香又甜。学习新偏旁“舌”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师生间深厚的情谊。
例子2:
2012年5月,厦门“厦台两地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洪秀兰老师《来玩球》(一年级)。
来玩球
拿着球,/几个好朋友,/赶快来玩球。//拍拍球,/丢丢球,/看谁拍的次数多,/看谁丢的距离远。//你把球扔过来,/我把球丢过去。/小狗追着球,/跑来跑去汪汪叫。/大家一起来玩球,/又叫又笑真热闹。
目标:
(1)能正确、通顺、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会写“拿、几”等12个生字;
(3)能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说出各段的写法;
(5)能说出各种不同的玩球动作;
(6)能进行句子的仿写;
(7)能体会玩球的乐趣,进而培养对各种球类运动的观察与情趣。
目标决定效益,目标需具体,可落实。
目标需要与内容对接,与学生对接,更需要与教师自己对接。
(二)看训练
洪秀兰老师《来玩球》
目标3:能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①开始 ②最后 ③然后 ④接着
(1)排顺序。 ① ③ ④ ②; ① ④ ③ ②
(2)发现了什么?
(3)自由选择一种顺序,说一说。
师:谁能简要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
师:好,你说的很完整,谁能说得更简练一些?
生:
师:有进步,谁能说得再简练一些?
生:
师:非常好。这篇文章主要写了……
总结:训练决定能力,教过与教会是两个概念
(三)看进退
举例:
王崧周《荷花》
师: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
生:我看到了美丽的荷花。
生:我看到了白色(洁白)的荷花。
… …
(巧妙的是王老师的点拨与引导:“你注意到了荷花的颜色,但老师有个建议,你能不能给荷花的颜色换个美美的词语?”)
总结:教师要勇敢地退,适时地进。进退决定发展。
(四)看兴趣
举例:《对一场雪的部分想法》
让我们的语文老师把这场雪描述下来,要尽量用上隐喻、抑扬、反讽、要美;
让几何老师拿三角板和圆规,将雪的直径和高度测量;
请历史老师讲解一下雪的社会史,从‘一百万年前’开始;
请化学老师配平雪的方程式,并且说明它与空气和岩石发生的反应;
请数学老师计算雪的准确行程,最好用简便算法;
请物理老师谈谈雪会变成什么,质量守恒定律需不需要纠正;
请政治老师辨析雪落的方式对不对,它们有没有违反法律;
请音、体、美老师,唱的唱,跑的跑,画的画;
还有你们----英语老师,你们,给我把这场雪翻译出来。
——中学生 聂迪
总结:课程之外有生命。兴趣决定质量。
(五)看老师
举例:学生的课堂发言——
(1)“过了数年之后”
(2)“不知过了数年”
(3)“不知过了数月”
遇见----尝试----辨析----运用
问题列举
1.写了一遍又一遍----基本知识掌握不牢,不准;
2.学了一篇又一篇----理解文本不准确,不深入,少见解;
3.读了一课又一课----朗读课文不流利;
4.说了一回又一回----口头语言无重点;
5.写了一篇又一篇----书面语言无情趣。
“训练点”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目标确定的,在课文里可以进行语感培养、语言积累、语言转换表达以及进行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练习的语段、句子;就是一堂课得以展开的关键性内容。他可能是一个标点、词语、句子、段落,也可以是情感的聚集点。
标点符号的有效训练----案例解析1
现象:
四年级作文片段《有趣的一件事》
今天是星期三。老师带领我们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画鼻子。你看老师来了。她手里拿着一支粉笔和一个面具,她满面笑容地走上讲台对我们说:“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画鼻子。”老师的话还没说完我们就急切地开始鼓掌了。
原因解析:
不能准确掌握逗号、句号的用法。
1.一、二年级训练不到位;
2.朗读时不注意停顿。
有效训练---有学,更需有习
1.加标点的练习(教材里基本不涉及);
2.朗读时注意逗号和句号的停顿(有意识)。
现象:
一道考试题
破折号几种用法
A.表示注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递进
C.表示意思的转折 D.表示声音或感情的延续
1.筷子头一扎进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
2. 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 )
3.我们——是——中国人。( )
4.“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
5.我们的大地给予我们足够的食品——我们将共享。( )
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有效训练案例:
小雨滴在树叶上集合起来,成为一颗大水珠,顺着叶脉滑下来,打小鼓似的:啪!嗵——嗵——嗵!咚——咚——咚!
突然,吹来一阵风,树叶上的水珠通通跌下来了。嗵嗵嗵!咚咚咚!啪啪啪!所有的鼓都敲起来了,敲在小伞上,敲在地面上,好像地球就是一面鼓,雨滴们叮叮咚咚的,在把地球敲响。
培养想象能力,提升朗读水平!
现象:
一篇作文
就为了吃不吃芹菜这一点小事,我和妈妈吵了起来。妈妈气呼呼地说:“我辛辛苦苦做饭,你为什么不吃?”我也生气了:“我不喜欢吃!”妈妈说:“老师天天说粒粒皆辛苦,你不懂吗?”我说:“我就是不喜欢吃,怎么啦?”
老师评语:激烈的争吵如果能用分行的格式表达会更好,有些时候还可以省略提示语。
学生
《诺曼底号遇难记》雨果
有效训练案例---有学,更需有习
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了这样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样了?”
“被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
生字的有效教学
台湾朋友说:“汉字简化后,亲(親)不见,爱(愛)无心,产(產)不生,面(无麦,运(運)无车,导(導)无道,儿(兒)无首,飞(飛)单翼,有云(雲)无雨,开关(開關)无门,乡(鄉)里无郎,买(買)成钩刀下有人头,仑(侖)成人下有匕首,进(進)不是越来越佳而往井里走,可魔还是魔,鬼还是鬼,偷还是偷,骗还是骗,贪还是贪,毒还是毒。”
生字的有效教学----案例解析2
冒 巷 肺 尴尬 勇敢 美
戛然而止
武 (风趣幽默,引起注意)
泰 秦(故事介入,丰富认识)
洒 酒(选对时机,事倍功半)
退有勇气,进有方法!
(同音异形字)
迫不急(及)待
我续继(继续)往前走,却发现前面已是无路可走。
关键在课堂---音形义结合
容(容貌)(容颜)(面容)(仪容)(市容)
(容忍)
(容器)(容纳)
词语的有效教学----案例解析1
(ABB、ABAB式词语)
现象:
一道考题
照样子,写词语。
白茫茫 ( ) ( )
雪白雪白 ( ) ( )
又香又甜 ( ) ( )
答案
白茫茫 一天天 一层层
雪白雪白 一天一天 一年一年
又香又甜 又高又大
有效训练案例1---关键在课堂
《匆匆》教学片断—薛法根
板书“匆”的两种繁体写法,
师:念什么?
生:cong
师:聪明!这两个都是“匆”的古体字,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表示匆忙的意思。
师:(板书:匆匆)读一读,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生:我觉得这个应该是叠词。
师:对!这是一个叠词。
生:很匆忙的意思。
师:“匆”表示匆忙,“匆匆”是非常匆忙。意思有差别,读的时候节奏也不一样。
生:(齐读)。
师:我们汉语中有很多叠词,读起来非常优美,很有节奏的美感。课文中有吗?
有效训练案例1:
《匆匆》教学片断—薛法根
生:头涔涔,泪潸潸。
师:“涔”和“潸“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涔的意思是流汗,潸的意思是流泪。
师:如果我说”头上流汗,眼里流泪“,美吗?
生:不美。
师:头涔涔,泪潸潸,美吗?
生:美!
师:因为有了节奏感!还有其他的叠词吗?
生:斜斜,还有茫茫然。
师:如果我说’斜的太阳”美吗?斜斜的太阳呢?
生:还有赤裸裸。
师:赤裸优雅吗?赤裸裸呢?裸也要裸得优雅些。
有效训练案例2:
小花猫在一旁仰着脑袋,碧绿碧绿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主人刮胡子。
小花猫在一旁仰着脑袋,
碧绿碧绿的大眼睛,一眨不
眨地看着主人刮胡子。
词语的有效教学----案例解析1
(理解词语的意思)
有效训练案例2---关键在课堂
《赵州桥》----智慧
师:智慧是什么意思?
生:指人辨析判断和发明创造的能力。(标准字典意思)
师:联系上下文试着说一说。
生:沉默。
师:赵州桥的哪些设计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生:四个小桥洞的设计就是智慧。(能结合课文理解了)
… …
师: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你能不能用“智慧”造个句子?
生:智慧的劳动人民建造了赵州桥。
师:想一想,老师相信我们的同学身上也一定有智慧的光芒。
生:他的降落伞稳稳地落在了地上,那伞上有他的汗水,有他的智慧。
理解词语的用意)
有效训练案例2---最有效的方法不一定多好看
《山海关》
南面是苍茫无垠的渤海,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向渤海岸边的老龙头。
师:伸出胳膊,我们的胳膊现在就是长城,这样叫’扎”吗?(胳膊平伸出去)
生:不叫,得有力度。
师:(平伸出去,但较有力度)这样叫“扎”吗?
生:不叫,得向下。
师:(很有力度将拳头胳膊向下扎)这样呢?
生:这就是扎。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我们仿佛看见了… …,仿佛听见了… …。
师:是啊,一个字就将静的东西写活了,画面感跃然纸上,能达到这种表达效果的,这句话中还有一个字?
句段的有效教学----案例解析1
(比喻句、拟人句)
有效训练案例1:
比喻句的有效练习
1.化实为虚,引发想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化生为熟,鲜明形象:“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3.化平为奇,充盈情感: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4.化无为有,体现感性:叶文玲在《我的“长生果”》一文中表达自己儿时的阅读感受时这样写道:“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
有效训练案例---不教“概念”,教“方法”
比喻句的有效练习
“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1.满天的星星又( )又( )。
无数的珍珠又( )又( )。
2.星星----珍珠
3.满天的星星像( )。
(化远为近,拉近理解)
有效训练案例---不教概念,教方法
拟人句的有效训练
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
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
——S版三上第1课《大海的歌》
有效训练案例3:
《倾斜的伞》
不知过了多少年,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和以前一样。
(过渡句)
有效训练案例---不教概念,教方法
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S版三上15课《锡林郭勒大草原》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S版三上16课《赵州桥》
不知过了多少年,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和以前一样。
——S版三上19课《倾斜的伞》
篇章的有效教学----案例解析1
(概括能力)
现象---让训练实起来
师:谁能简要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
师:好,你说的很完整,谁能说得更简练一些?
生:
师:有进步,谁能说得再简练一些?
生:
师:非常好。这篇文章主要写了……
现状:
1.不重——不能区分阅读内容的主次,把握不住重点。
2.不准——语言不够精准,表达不清,往往与原文内容的表达有差距。
3.不全——漏点,不完整,缺少结果。
4.不简——不能使用简炼的语言,啰嗦重复。
5.不齐——学生的概括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
有效训练案例:
1.课题扩充----《 文城公主进藏》《飞夺泸定桥》
2.小标题串联----《富饶的西沙群岛》
3.六要素串联----《种子》
4.重点句概括----《最佳路径》
有效训练方法----扩充法
1.写事的文章---扩充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主要事件
2.写景的文章---扩充景物及其特点
3.写人的文章---扩充主要人物及主要事件
篇章的有效教学----案例解析2
(写作顺序)
《鸟的天堂》教学片段
师: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
生: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因为文中有“我们吃过晚饭”、“第二天”这样表示时间的词语。
生: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先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再写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
师:课文最后一句话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样的结尾与文章的表达顺序有关系吗?
《十年后的礼物》教学片段
师:文章的第四自然段是从哪里跑出来的?
生:讨论总结。
师:如果给文章换一个表达顺序还可以怎样写?
生:按事情发展顺序写。
生:倒叙来写。
师:对比一下,像文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篇章的有效教学----案例解析3
(语言特点)
课例:
《故宫》、《赵州桥》——准确,简明,平实。
《种瓜得豆》——幽默、形象、生动
篇章的有效教学----案例解析4
(语言表达---读写结合,有学有习)
师:作者是怎样写出孔隙的窄小的呢?请大家用心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圈出重点词语。
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一线天。想想:在一线天,你看到了什么??过一线天的时候, 你又什么感觉?我们可以用书本上的,也可以用上平时积累的语句,注意书写规范、整洁,开始吧!
王崧周《与象共舞》的同课异构
管建刚直指写作的阅读教学
篇章的有效教学----案例解析4
(语言表达---读写结合,有学有习)
《匆匆》教学片断
师:刚才有些同学说我们的日子不是这样过的,那来看看我们的时间是怎样过的?读书时,日子——
生:读书时,日子从书本前过去了。
师:干巴巴的,少了一点美感。
生:读书时,日子从手指间过去了。
生:读书时,日子从翻动的书页里过去了。
师:改动一下“翻动”的顺序试试。
生:读书时,日子从书页中翻动过去。
师:写字时——
生:日子在笔尖上过去了。
师:唱歌时——
生:日子从优美的旋律中飞过了。
师:弹琴时——
生:日子跨过黑白键,从我灵巧的手指间过去了。
《蒲公英的梦》教学片断
师:我们身边的环境污染现象还有哪些,请你注意观察,并用自己的笔写一写。
进行读写结合训练的出发点是什么?
1.语段的仿写---语言优美
2.空白的补写---情节空白
3.故事的续写---结尾意味深长
4.人称的改写---融入情节
《蒲公英的梦》教学片断
师:蒲公英有这样的遭遇,想想看,还有谁也会有这样的遭遇呢?仿照课文写一写,读给身边的人听,唤醒大家保护环境的意识。
师:也许有一天,蒲公英一觉醒来,她发现身边的一切都变了,会变成什么样呢?你期待这样的变化吗?请你写一写吧!
篇章的有效教学----案例解析5
(朗读---为什么朗读)
小明的肩头被沉重的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
1.不掉字,不加字,不错字,不重复,不颠倒
2.自然的读----摒弃声嘶力竭的读
3.熟读成诵——读中感悟写
(1)注重范读---教师的朗读能力培养;
(2)注重鼓励---鼓励学生大胆地站起来读;
(3)注重氛围---为学生营造朗读的氛围,可通过广播、mp3等形式播放,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4)注重指导---不是泛泛的“感情再充沛些就更好了!”而是具体有效的指导,比如“重音”、“停顿”等;
(5)注重检测---一对一的检测,抽测,哪怕是一两句话都可以。
有效训练案例:
《倾斜的伞》教学片段
“抬起头,我惊讶地发现,我头顶的天空已变成一片墨绿色,绿得那样深。外公头顶上本来应该墨绿色的天空却变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蒙蒙的。”
这一关键句作为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突破口,设计了三个梯度:
(1)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2)读出画面---发挥想象;
(3)读出感悟---读出情感。
怎样取舍
1.从学情出发
2.从教学目标出发
3.从教学价值出发
4. 连点成面
训练点不求多求全,而求巧求精。
(教过与教会)
训练频率不求高,而求透。
训练方法不求新,而求实。
思考
营养丰富的盛宴
直接吃盐
吃了许多,却没有必需的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