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去电影院看了电影《摔跤吧,爸爸》。可能自己一直都是比较感性吧,在看电影或电视剧的时候很容易触发神经,要不就是经常哭的稀里哗啦的,要不就是完全融进了情节,在吉塔半决赛时担心的啊啊大叫。惹得旁边的女生一直在望着我 ,女生的男朋友还时不时的望向我这边。好吧,言归正传,这部电影挺有感触的。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有同样的感觉:看片名,以为要摔跤的是爸爸,女儿由不配合——不支持——理解。《摔跤吧,爸爸》讲述的是印度摔跤冠军的马哈维亚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印度选手能够在国际摔跤大赛中为印度赢得一枚金牌,为国争光。为达成自己的愿望,他不顾村里人的嘲笑,费尽努力培养两个女儿吉塔和巴比塔成为全国摔跤冠军,并在国际大赛中为印度赢得了首枚金牌。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人物刻画的比较生动,情感表现的也很适当。电影的主角是马哈维亚(从片名就可以看出)通过他对女儿的摔跤训练,体现了男主角浓厚的爱国情谊、坚定沉默的父爱!今天这篇文章,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男主角吧。
第一,男主角马哈维亚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交付给两个女儿。在教育领域上,也许这是一个家长最经常做的一个举动。当我们无法完成自己愿望时,便会把我们的目光从自己身上转移到我们的子女身上,期待他们能肩负起我们的重任,为我们完成我们的梦想。可是,我们的孩子呢,父母这么做的时候,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吗?有考虑过孩子的人生吗?有考虑过孩子是否喜欢?我相信大部分家长是本着“我是为你好”的出发点和孩子进行沟通的 ,可是这并不能让我们接受。很多孩子自此过上了不快乐、不自由的童年。回到电影中来,男主角马哈维亚也是如此,只是他的高度比一般的家长高出了很多度,从个人梦想上升到了民族、国家尊严!但不管如何,本质上还是没有发生改变: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但电影在这方面掩饰的还是比较好,吉塔进行决赛时爸爸和吉塔说明天你不仅是为自己而战,更是为千千万万万万的印度人,数不清的印度女生而战。因为当你赢了金牌,你就赢得了民族尊严,你就为印度女性树立了一个榜样,为他们指明了一条出路(不再只有和锅碗瓢过日子)。
第二,从性格色彩上分析,个人觉得男主角马哈维亚是个黄+蓝性格的人。(也许不对,只学皮毛,欢迎指教)在乐嘉的性格色彩中,他把人的性格分为了红、蓝、黄、绿四种颜色。红色性格的人,热情,开朗,善谈;蓝色性格的人 ,沉默寡言,遵守秩序;黄色性格的人目标明确,处事果断;绿色性格的人与人为善,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在印度这个女性地位低下的国度里,女人从事摔跤行业是一件非常出格的事情,但是男主角马哈维亚从一选定两人为摔跤手时,不顾妻子的劝告、村里人的嘲笑、女儿的哭求,坚定的按照自己的训练方式训练两个女儿。这是黄色性格的人目标坚定的表现。一旦确定了某个目标,不管过程如何艰苦,都必须要达成。其中,训练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很让我心酸,就是两个女儿哭诉说由于训练太累,头发都长虱子了。结果就是第二天早上不管女儿如何乞求,父亲狠心的剪掉了两个女儿的头发,而且还是剪成了寸头!这在我看来,这是黄色性格的父亲为了达成目标,很容易忽略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体现。同时,父亲性格中还存有蓝色的成分在里面。蓝色性格的人不轻易将自己的心里话表达出来,总是以一种在你身后默默为你服务的方式在支持着你。电影中,父亲从偏远的小村庄赶到印度中心,默默的为女儿制定训练计划,指点技巧,熬制鸡肉等,这些细节都可以看出父亲对孩子浓浓的爱,也许也可以看作是为了赢得金牌所必须付出的努力!
写到最后,越来越混乱了,我自己也分辨不出男主角是什么颜色性格的人了,一下子觉得是黄+蓝,一下子觉得是蓝+黄,一下子觉得是蓝,一下子又觉得是黄!果然是只了解皮毛!希望我这篇文章没有误导大家对性格色彩的理解就好!
写到这里,突然觉得,其实电影讲的是维护民族尊严的故事!对于如此大的一个话题,就必须要从小处着手,以一个活生生的人物故事进行体现,会更让人动情。电影做到了。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前两年周星驰拍的《美人鱼》。美人鱼情节也是非常简单,但是它通过一个简单的人鱼相遇的故事折射出环保问题,以小见大,立意深远。
关注简书一年多了,可是每次都以忙为借口抽不出时间来写。今天是第一篇在简书发表的文章,以后我会坚持把自己的所看所闻所想所感写出来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