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只求半称心!

      中国人的“半”字哲学,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恰到好处,余韵无穷。

                    半半歌

        清代学者李密庵《半半歌》: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这首半字歌曾被林语堂先生在其妙文《中庸的哲学:子思》(见其散文集《人生的盛宴》)一文中引用。

      《半半歌》句句含“半”,文笔流畅,语言浅显,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量度,这个量度就是“中”、就是“半”。达不到这个量度就是“不及”,超过这个量度就是“过”,做事做得“不及”或做得太“过”都不会得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事时一定要讲究“适度”,既要有所为,又要有所不为,尽可能地做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尤其是在面对各种名利的诱惑时,更要适可而止。这正如法国浪漫主义大诗人雨果所说的那样:“知道在适当的时候推上欲念的门闩的人,就是聪明人。”在这一半天一半地之间生活着的人如果能懂得这“半半”的哲理,并能身体力行,那么他就离儒家人生理想中的最高境界———中庸———不远了。如果那样的话,我们的人生就会免却许多错误、损失和感情、生命的浪费,从而达到随缘自适、快乐无忧的极高境地了。

        生活不必太完满,一半就好。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自得妙境。

        在杭州灵隐寺有副楹联,禅机妙语点醒世人:

        人生哪能多如意,

        万事只求半称心。

        “半”字用的巧妙,只求一半的称心,如此知足,方得常乐。

        人生不存在十全十美,有遗憾才显出生活本色。

        人生几十年,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都有,故称“百味人生。”

        女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男人,一半是君子,一半是动物。

        工作,一半是运气,一半是努力。

      婚姻,一半是执着,一半是无奈。

      家庭,一半是付出,一半是收获。

        金钱,一半是欢喜,一半是忧愁。

        友谊,一半是迁就,一半是尊重。

        网络,一半是真相,一半是谎言。

        幸福,一半是感觉,一半是知足。

        人生,一半是神马,一半是浮云。

        世界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

        过不了的坎,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

        只有平心静气胸无太多的杂念,才能及时把握机遇、化险为夷。

        万事只求“半称心”,是胸襟宽广,是淡定从容的处世哲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国人的“半”字哲学,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恰到好处,余韵无穷。 生活不必太完满,一半就好。 于无声处听惊雷,...
    申梓阅读 142评论 0 3
  • 中国人的“半”字哲学,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恰到好处,余韵无穷。 生活不必太完满,一半就好。 于无声处听惊雷,...
    飞行在天下阅读 308评论 0 1
  • 中国人的“半”字哲学,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恰到好处,余韵无穷。 生活不必太完满,一半就好。 于无声处听惊雷,...
    上官馨儿阅读 212评论 0 3
  • 中国人的“半”字哲学,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恰到好处,余韵无穷。 生活不必太完满,一半就好,于无声处听惊雷,于...
    风情公子阅读 2,904评论 0 0
  •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深圳幸福家组织的宁阳县心护师研习营活动。短短七天的学习及体验活动,让我收获了很多。直到今天...
    心晴芳菲阅读 1,41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