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一起读了《业力管理》一书“业力管理”法则七:乘着问题飞跃巅峰 自然反应:给你提个醒,以及真实的故事这两个小节。
通常,我们对于他人抱怨的自然反应就是--继而反过来抱怨他人。归根结底,这是我们“以暴制暴”的原始动物本能。
通过对于业力管理的学习,就知道这是多么错误,让他人继续抱怨并搞乱我们事业/项目/生活(......此处可以无尽向下列举)的最佳方式,就是我们继续抱怨他人,种下新的抱怨种子。周而往复,旧的混乱还没有完结,新的混乱种子又已种下,排队等待开花结果。小种子也能长成大西瓜。因蔓不断,“西瓜种子”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烦恼就会连续不断。
你伤害了我,是因为我过去伤害了别人,种下了“伤害”的业种!那现在怎么办?我是否应该因为你过去伤害过我而再去伤害你呢?
唐老师跟我们分享了一个案例--餐厅不远处有个垃圾桶,天渐渐热起来了,垃圾腐烂速度加速,臭味四处飘散,近处更臭。如何解决,怎么办?
其实,这是因为过去曾经种下相同性质的种子,比如说乱丢垃圾,随地吐痰,随手扔烟蒂等等。以及对别人说负面的、无用的、增加别人思想负担的语言,这也是一种垃圾,无形的垃圾。以上种种都会让我们离垃圾很近,闻到令人不愉悦的味道。
可以从现在做一些平衡业力的事,比如在外用餐,尤其是在自助餐厅,或者是餐厅服务人员比较忙的时候,把餐具稍事整理、按指引归位;在外看到他人随手丢弃的垃圾,帮忙放回垃圾箱。我们多做一点,服务人员、环卫工人就能够少做一点,同时为他人提供更整洁、更适宜的环境,这些是未来我们获得干净、舒适空间的好种子。同时停止“丢垃圾”--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不能完全做到,可以先设定一个相对比较容易做到的期限,比如三天,慢慢延长到周、月、年......
然后,随时随地做咖啡冥想,不断给种子浇水、施肥,帮助它早点发芽、开花、结果。
通常我们很少会从食物的每一个面向去看待它,比如一只杯子,选取36个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画面会是一样的吗?它还是那只杯子吗?唐老师接着给我们分享了在慈济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一次活动中,各项工作都已就绪,大家也都入位安坐。义工师傅突然发现上人面前的杯子是豁口的,想重新换一只好杯子。上人把豁口杯子转了个角度,说,这样看不就是只好杯子了吗?
反观自己,经常忽略了家人对自己的付出、关爱,忽略了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忽略了朋友们的情谊,很容易看到他人的缺点、做事不到位的地方。如果像上人一样,把“杯子转个面”,是不是我们会看到更多的美好?这不是自欺欺人,而是“空性”的原理,我们看到人、事、物,并不是他/她/它们告诉我们(观察者),他/她/它自己是什么,观察者看到的,是自己意识的投射。意识的来源,是曾经种下的种子。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本章“真实的故事”讲的是格西老师的钻石公司所在的办公大楼被一场大火烧成了空壳,恢复建筑结构需要九个月之久。如果这段时间公司停业,那么100多位员工就会失业,100多个家庭一下子没了收入来源。公司的主要负责人通宵制订计划,来帮助员工。
第二天一早员工陆续来上班了,没有了办公室,就在人行道上召开工作会议,然后业务经理按照计划迅速把大家分成三组,就近租了三个地方,当天就重新开始工作。
没有一个人失业。
不到一周,业务量就和过去一样了。这就是回声。大火没有摧毁公司,格西老师把火灾当成一次提醒,继续发送“善”的回声,既照顾好了员工,又照顾好了顾客。
当回声反射回来时,供应商和整个世界都会给予帮助。电话公司察觉到钻石公司的问题后,甚至没有人通知,他们就自觉把电话转接到新的办公室了。
九个月后,公司重新开张时,人们蜂拥而至。
格西老师运用西藏古老又先进的金刚智慧,将位于纽约的安鼎国际钻石公司,从负债5万美元,打造成了年营业额1亿美元的企业,最后被沃伦.巴菲特旗下公司收购。
其中的奥秘就是“业的原理”:要什么,你就给什么;不要什么,就停止做什么。
大家也分享了各自践行金刚智慧,达成小目标的真实体验,越践行越开心、幸福,越践行越有信心。
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