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成长,哪来什么中考作文
2018年5月,为应对中考,我布置题为“心中的一抹绿”的中考模拟作文练习,要求学生必须选择亲情类题材。
学生开写之前,我给他们放了四首表现父母之爱的歌曲:beyond乐队的《真的爱你》、许飞的《父亲的散文诗》、卢恒宇和李姝洁的《写给父亲》、Cat Stevens《father and son》。
学生分析歌曲所写的父母艰辛、父母之爱、亲子冲突和包容理解,认识慢慢得以改变:父母爱子女不是没矛盾没冲突,在现实生活,这几乎不可能。有爱就有关注,有关注自会有矛盾。真正的爱,是有冲突,彼此还能包容和理解,继续爱对方。
因为歌曲的感染,很多学生回想改变自己想法和行为的具体事情,似乎瞬间长大,理解父母的艰辛和伟大。有个叫陈龙飞的学生,听到《写给父亲》,泪水盈眶,一反平日什么也不在乎的痞酷形象。我问他能否分享自己所选素材,他控制下情绪,讲述自己的故事,对于母爱的感受和理解。陈龙飞说自己成绩不太好,考高中没希望,但他喜欢画画。初三下学期,他画画还是占用不少时间和精力。只是画画原料比较贵,家里条件一般,但每次买原料,母亲都依他的意思,只是提醒他:“画也可以,但学习不能放松”。他原先以为母亲只是迁就他,现在听《写给父亲》,才明白父母都希望儿女有成就。母亲知道他升学无望,内心也痛苦失望,但每次都顺从他的意思,是不想伤儿子的心,希望他可以在画画上有所成就,说不定可以找到一条路。说着说着,他又忍不住抽泣,很多学生眼眶红红,有几个人甚至也流下眼泪。
在这样的城郊学校,大半学生升不了高中考不了大学,陈龙飞的讲述勾起他们对于未来、对于父母的感受和思考。做完这些,我布置学生作文。此时作文,已成学生讲述经历、表达情感的需要,无所谓抓耳挠腮无从下笔。
朱均杰:心中的一抹绿
小学升初中,人生的第一道转折,我却倒在了这个路口。那段时间,父亲的爱就像我心中的一抹绿,驱散了我内心的自卑,教会了我真正的勇气。
那天晚上,窗外的雨淅淅沥沥,父亲看了看表,再过两小时,外国语考试的成绩就要出来了。仿佛过了一个世纪般,终于,查询成绩的网站可以进入,他迅速登录,可是定睛一看,三科总分比标准低了十几分。他张了张嘴,却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的叹叹气,挥挥手,让我回到书房看书去了。
从小到大,我的成绩就是父亲的命根,几分钟后,空气充满了烟草味。父亲由于身体原因,一辈子都不能再碰酒,那十元一包的烟就成了他消愁的唯一用品。
第二天一早,卧室里已不见了父亲的身影,他一定是干活去了吧。晚上,父亲穿着一身整洁的衣服推门而入,脸上却愁云惨淡,他二话不说,却摇了摇头,额头上的皱纹似乎更加明显,“好好学习吧,儿子,爸爸一辈子没什么出息,可我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你的成才。”他从兜里一掏,厚厚一叠红色的100元往桌子上一放,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这些钱,却双手紧攥,洪钟般的声音再次响起:“本来看你差了十几分,我带点钱过去看能不能买,但老师说了,就算你买进去也跟不上,所以马上初中了,你更要好好努力一把了。小升初失败了没关系,我们可以从头再来,但初中升高中就不能这样了,能做到吗?”他眉头紧皱,却努力鼓励我。我也自此发誓,定要在中考展现实力。
父亲难过,是担心我的前途。他瞒着我去交钱,也是为了我的前途。父亲的爱,像一抹绿,留在我心中,至今给我支持,给我鼓励! 父亲对我的爱深沉且厚重,像一抹绿色,在我心中,给予我勇气和希望。 周
周雨欣:心中的一抹绿
我的印象中,父亲总是很忙碌,他平时没有时间关心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说话,因为我每天几乎都见不到他。他不知道我喜欢什么,不知道我讨厌什么,不知道我在想什么,也没有时间管教我。所有关于我的一切,似乎只有母亲才了解。因此我对他很不满,便不乐意跟他讲话了,时间一长,大家也就习惯了。
期中考试结束,学校要开家长会,我回到家里,走到妈妈身边:“妈,学校里要开家长会,你去吧?”妈妈皱了皱眉,用手擦擦汗,说:“去去去,一定去。”妈妈答应了,我便有些轻松,走到客厅,拿起遥控器准备看电视。突然一个庞大的身影闯入眼帘,是爸爸。他看到我,把手放到头上抓了抓脑袋,手有点抖,脸涨得有些红,嘴唇微张,一副想说话又说不出的样子,气氛有点尴尬。于是我快步跑到房间,说了声“写作业了”,就关上了门。
家长会那天,我心里坦坦荡荡——妈妈来的话就容易多了,没那么多麻烦了。班主任进入教室讲一些大概的提纲,家长则在教室外等候。突然,又是一道庞大的身影出现了——居然是爸爸。他的眼神有些迷茫、有点紧张。他进入教室入座,看了我一眼便匆匆垂下目光,他的手放在桌子上,安安定定,没有颤抖。
结束的时候,他和我被老师叫出去单独谈话。他的手放在身体两侧,紧贴着腿,向老师鞠躬,声音有些颤抖:“对不起,我没有很多时间教育孩子,给您添麻烦了,实在抱歉!”我在一旁,惊讶到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回到家里,父亲把我叫到客厅,他看着我,微微叹了口气,他了摸我的头,脸上有说不出的愧疚。他慢慢开口:“女儿,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我没有去了解你,我对于你来说是个不称职的父亲。可是,现在去了解你,想必也早已来不及,我非常遗憾啊。但是现在你要面临的是中考,是自己人生的一大转折,你的未来和前途将会如何,全在于你自己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敢负责。从你小时候一点点高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但仿佛是一转眼的事情。等你成才,有了自己的孩子,也许你就能体会我的心情,我希望你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你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像我一样为了生活而无能为力。只要你能有好的前途,没关系,你现在怎么怨恨我都没关系。”说完,他把手从我的头上拿下来,叹了口气,又去工作了。
我看着父亲的背影,竟有些无助。忽然间,想明白了什么。我的父亲说,他是一位不称职的父亲,因为他不了解我。可这时候我才明白,他是称职的,起码在我的心中,永远都是。他会因为我感到愧疚,他是一个好父亲。父亲对我的爱,是我心中的一抹绿,会为我照亮前程。
写好应试作文,技巧很重要,但永远不是最重要。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是激活学生体验,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以作文的方式获得成长。教师运用各种材料激发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思考,使得表达和作文自然发生。当然,不是说写和改不重要,但没有思考和体验,写和改就没有根基,失去意义 就像这次作文练习,学生是以作文为手段,感受和理解父母之爱,反思自身不足。离开成长谈作文,意义终归有限,练习的效果也不好。脱离生命体验的作文练习,切割作文和成长,文字不过是一个个空洞的符号。这样的恶果已经彰显:要么言之无物,凑满字数。要么通篇修辞铺陈,编造矫情,以掩饰思考和体验匮乏。于我个人,凡是比喻句形容词大段之文,定是病文假文。当下大行其道,实在是语文教学的大悲哀。每次看沈从文汪曾祺那明白晓畅,简练节制的现代汉语,我都觉得很多学生的铺陈造文背离传统何其之远,它比行文干涩更为可怕,后者起码还是一张白纸。到底是谁造就这样的病态倾向?
我只教朱均杰周雨欣他们初三这年的语文,但这一年,他们已经观看和讨论亲情电影《海底总动员》《当幸福来敲门》,阅读《威尼斯商人》,探讨作为父亲的夏洛克有哪些不足和其原因,下发“比喻句”的专题讲义,和父母一起完成“亲情问卷”,对此话题已经有深入思考。只是关注作文的应试要求,学生无法获得真正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究其实质,是他们感受和思维的表现,所以老师要在平时做大量准备:带着学生阅读经典、探究电影,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相信自己的想法很有价值。只有给与足够的养分,让学生持续成长,再辅以必要的作文原则和技巧教学,作文进步自然水到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