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像毒品,一旦沾上,总是被它牵着鼻子走。
近一年,自己算是比较空闲,在“缝缝”里过日子。今年老婆怀二胎,自己换新工作,不能在她身边照顾,有时多少有些亏欠。但这并没有成为自己奋斗的动力,反而成为自己拖延的借口。新工作由于产品的问题,自己迟迟未出门,天天在家里,等待公司的安排。也没有主动去问问题,毕竟从上班打卡转入需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的工作,这个过程最好的适应方法就是天天的跑,不停的跑。推销自己,而不是推销产品。但是,自己没有。交给我一个网站,弄了两三天,也就不去打理。让我了解一些产品,虽然没有让自己去推,但是自己却不去做准备,草草看看了事。这种感觉,就和自己之前在事业单位待着一样——混日子。
有时候,自己计划完成一个事情,或者学习一个技能,总是被借口拖延。或者三五两天就没有兴趣,干脆就放弃了。这个月,有那么一周,自己四天时间,天天看书,其实那种状态挺好的,在书里,自己也找到了一些感悟,觉得自己要改变自己,就得象书里提出的方法学习。然并卵,践行的过程,没有那么顺利。每每被打断那种持续性,自己下一次又得拖好久才开始。
3月-10月,那件事都是这样进行的,搞得自己怀疑人生,怀疑辞职的后路,也怀疑我能否把家庭支撑起。11月份,开始写作,渐渐的这个事到现在,发现有的东西坚持并不难,自然,由于一些原因,写作的事,感觉又想玩拖延了。但是体验了它给自己带来的成长,那就是主动思考。思考自己的疑问,思考自己的拖延,思考自己破局的方法,思考自己的执行。有的时候,不要怪别人把你牵着走,在这个世界上,你唯一能支配的是你的选择思考的权利。思考的方向,决定着你的行动。
自己所谓的拖延,本质是自己从未去思考今天这天怎么过。一直按照习惯来过。想想自己原来单位的工作习惯,“打卡——进办公室——领导不来找我——我就自己看网站、电影或者耍游戏;有事,机械完成,继续刚才的游戏或者电影——等待下班”。这样的重复,自己无意识的被动生活持续了881天。在牛逼的人,以这种方式生活或工作都会被消磨掉。想想,这两年准备一建考试,工作相对轻松,时间相对宽裕,但是仍然不会去翻书,或者在拖延的翻书。这个可怕的习惯,让自己觉得:看书30分钟,觉得需要看会手机或者看会网页,把书放到,那些项目马上来兴趣了,到下班了,还在看电影或者游戏。一段事件后,觉得看书是打破自己这样习惯的“恶魔”,让自己浑身不自在,本能的开始抵制。于是,自己后面两周就不看书了,高兴的玩自己的。等到要考试了,一本书都没看完。自己又下意识的说“明年吧,明年加油”。
这个习惯今年感受特别强烈。5-7月份,家里因为大大小小的琐事,自己也给自己一个“借口”——即使每天有一两个小时时间也拿去看手机了。到了8月份,自己觉得还是得学习,但选择了符合自己口味的方法——看视频课件。虽然这是个方法,但他是个辅助的,被动的接受。更重要的是需要自己主动去思考、去理解。少了最关键的一步。考试成绩自然惨不忍睹。
以至于那篇“元认知”分析自己考失败的原因,总还是觉得怪怪的。虽然有部分理由说中了自己考试的准备情况不理想。但根本原因其实在这里——被动的习惯。让自己喜欢选择被动去完成任务。而不是主动的发现问题,寻找问题。
对于正经事,今天主动思考去挖掘了造成拖延的根本原因——原来的工作习惯没有任何改变。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需要建立新的习惯模式。《习惯的力量》我还得再读几遍。
改变,从思考开始,践行自己的思考(包括书里得来的),不断总结自己践行的小结果。小目标汇集,就是自我改变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