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买了本《公主的风筝》这本儿童绘本,本来预期的是一个小女孩拯救大人的传奇正能量故事,然而看了开头就知道绝对不适合小朋友看了,虽然是讲述的古代的一个国家,但是千篇一律的定向思维究竟会产生多大的涟漪呢?
这样的故事开头,国王的子女们,四位儿子作为男人,治理国家;而三位女儿作为女性,伺候饮食。如此固定的行为模式一再上演,即使是囿于时代背景,仍然觉得不妥。成年人,有见识的人会去批判,但是小孩子并不会呀,他或她正处于塑造世界观的阶段,如果被这样的思维模式反复灌输,说不定就把自己套入了这个并不准确,也并无希望的怪圈之中去了。
在男性把握话语权的美国政坛,曾经连续三任国务卿都是女性担任,一个小男孩以稚嫩的嗓音问他的爸爸,男人也能当国务卿吗?
不仅是外界期许的力量重要,自己内在期许的力量更是改变一切,创造一番事业的确定性因素。
因为知道有可能,所以奋力去拼搏。
也许是我过于敏感,但是人们会发现这是有益的敏感。
再说说最近看的美剧《王冠》,伊丽莎白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希望女王和其子女冠以他的姓,他的话是“全英国的女人和子女都冠以丈夫的姓,我不能做唯一的例外。” 而最后他的愿望在重重压力下没有实现,有这样一句弹幕飘过“王夫好可怜,只是个生育机器”,立即得到了众多反驳。
几千年来,女性不就是处于那样的地位和现实处境下吗?性别倒置后,有人发现不妥,而谁又为女性来发声。
这个世界,或者男性社会傲慢得有点理所当然,轻薄可笑。
子女随父母某一方的姓氏在平等应该成为一个趋势的大环境下绝对应有自由的选择权,而服务于政治目的的皇室家族的姓氏更应该是维系社会的稳定,民心的所向。剧中,王权不能退让,王权必需永远胜利。现实中,虽然在法律中,女人同样享有这样的权利,有多少人享有了,实施了呢?
婚姻法第二十二条“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再看看双11的一则微博:
王祖蓝云:今天买太多的下场就是这样:
王祖蓝可能是作趣,拖拽他因为双11剁手买买买的妻子,视乎能博人一笑,确实也达到了效果。但是性别倒置下看看呢,原本被逗笑的人受到了刺激,原本有愤慨的人却能感受到其后的深意。
枉论,数据分析显示,双11男性消费大于女性,而且男性多是享乐型消费,女性多为居家型消费。谁给女同胞们贴上了花钱冲动败家的标签呢?
这样的拖拽举动,赤裸裸地反应了背后的不尊重女性,大男子主义思想,往后多走几步轻易的就能上家暴的这艘船了。
因为我们对这样的行为无动于衷,颐和酒店伤害“弯弯”的男子没有因为这个收到刑法;真夫妻间发生警察不会管事;人贩子可以以此为借口拐走妇女儿童。本不该承受的一切掩藏在轻薄的面具之后,血红的大口正伺机张开。
不知女同胞们是否会赞同?或者男同胞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