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杀猪匠

今天村子里有大宴会,对于我这种喜欢蹭吃蹭喝的人来说,必须凑热闹啊。但是我对这个村的人不熟,必须找一个靠山带着我去,我左看看右看看,只有我师傅了。

“师傅,村里怎么这么热闹啊?”

“村里有宴会,都在准备呢。”

“啊,那是不是有很多好吃的啊?”

“那是,还会找专门的人杀两头猪,做好吃的。”

“那咱们去吗?”

我师傅斜斜的看了我一眼,我马上回了一个笑脸。“去”

“那师傅咱们走吧,晚了菜就凉了。”

“现在菜还没好,还在准备呢,你现在过去只能看到杀猪匠杀猪呢。”

“杀猪匠?就是你说的专门杀猪的人。”

“对,杀猪匠可以一门手艺,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杀猪手法。”

“。。。。”

农村专司杀猪的称为杀猪匠,旧时称杀猪厨子。过去在乡下,一个村总有几种职业是天生就有的,而且代代相传从不断代,杀猪匠就是这种职业中相当重要的一种。所以杀猪匠在乡下是有些地位的,得罪不起,因为十里八方常常就只有这么一个杀猪匠。你得罪他了,他就不来杀猪了,两三百斤的猪在那里还真没有办法,终究还是要拉下脸皮去求他。

杀猪这个行业是需要传承的,要想学这个“艺”,就要拜师父。

有的地区杀猪匠这个行当,都有很严格的师门派别。早些年,乡下人还没有多少生活出路的时候,这些行当都是相当紧俏的,没有关系的人还学不成这个艺。

在乡村腊月间,杀猪人家会事先约好屠户,到了杀猪这一天,提前烧好几大锅开水。等屠户抬着大木桶一来,就在家院子摆开战场。众人一起进猪圈,七手八脚将肥猪拽出来,摁倒在案板上面。在杀猪匠动刀前,主人或杀猪匠会让未满12岁的孩子回避,不让他们看到杀猪血腥的场面。

只见主家拿出一个大盆,放在猪头前方地上。杀猪匠一刀刺入猪颈脖,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肥猪在一阵痛苦嘶哑的嚎叫声中死去。接着,杀猪匠用铁钉杖,从猪的两只后蹄处直捅向猪的头部,再用嘴在后蹄处使劲吹气。杀猪匠一边使劲吹气,另一人手握木棍在猪身上使劲抽打。只一会儿,肥猪身体渐渐胀大,越来越肥壮了。紧接着,将一桶桶滚烫的开水倒入腰盆,把猪身子放进盆里。杀猪匠用瓢舀水浇烫猪毛,帮忙的人用工具刨的刨,剐的剐,个个干得热火朝天。不一会儿,一头大肥猪就被人们收拾得干干净净。待屠户割下猪头,扒下内脏,就用铁钩子将肥猪倒挂起来,开膛破肚,把猪分割成两大部分。然后每部分用杆子秤称重量,人们称之为“吊边”,一般较大的猪可以获得猪肉200多斤,而小的只有一百来斤。同时还能得到猪油和猪下水之类。最后,杀猪匠按照主人的要求,将猪肉分割成或大或小的肉块。除了卖给邻居朋友的之外,剩下的大都腌起来,留作过年用。

杀猪看上去似乎是个很容易的事情,实际上并非如此。当年乡下的杀猪匠和现在菜市场卖猪肉的小贩是有天壤之别的:杀猪匠是个正正经经的手艺,是千百年来不断从老祖宗手里传下来的,有一种传承在里面;而卖猪肉的小贩算是生意人,和手艺无关。

杀猪是非常考验手艺的,要做到快、狠、准,不然就会出乱子。把猪摁倒时,用温水洗洗猪的脖子,有经验的杀猪匠操着长尖刀,快如闪电般地捅进猪脖子,猪哼哼叫几声就断气了,猪没什么痛苦,人也省事。要是经验不足的人杀猪,一刀捅进去后猪还能惨叫着爬起来,满院地乱跑,好几个人都抓不住。再有,剖开猪肚子时,捞肥肉也要极小心,因为肥油和内脏是连在一起的,下刀的准头要是差那么一丁点,准会割破猪的肠胃,屎尿就会迅速污染整扇猪肉,恶心至极。砍猪头也要小心,猪头很硬,很难砍,杀猪匠一般是一砍刀下去,猪头就整齐地分成两半,一般人去砍,能把好好地猪头砍得满目全非还砍不下来。所以杀猪不是每个人都能杀,杀猪匠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

当然除开技术的原因外,人们不愿意杀猪或者不愿意当杀猪匠的原因是因为杀猪是个煞气很重的事情。杀生不管在哪种文化下都是不好的,就算是合理的杀生,在人们看来也很残忍。杀猪匠由于常做这个,所以身上似乎天然带着很强的煞气,有些让人怕。当然人怕杀猪匠,鬼也会怕,谁家的小孩要是被什么神神道道的东西吓到了,就可以拜一个杀猪匠为干爹,这样就能借助杀猪匠的煞气镇住那些鬼魅了。所以杀猪匠常常都有很多干儿子,甚至多得连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个、是哪些人……

杀猪匠为了祛祛身上的煞气,常在自己生日的时候摆宴席,请道士先生来做一场法事,给死在自己刀下的猪的亡魂超度超度,再拿些日子不吃荤腥,吃吃素。这样一来,就心安理得多了。

“现在很少能看到杀猪匠了,都用现代化的工具了,流水线生产了。手艺也快失传了。”

在一起像杀猪匠这种以宰杀动物为生的人,是不可以让被宰杀的动物受很长的时间的痛苦,以免以后进图十八层地狱受苦。在现代喜欢虐待动物的人,自己可以查查会进入哪层地狱受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家保烧了一支香,将盘里的汤汤菜菜与零零碎碎的饼子拾掇到一起,狼吞虎咽饱了腹,心才踏实下来。 外面飘起了雪,不大,似...
    骏马悲嘶阅读 5,264评论 2 43
  • 村里最后一个杀猪匠真名叫什么已不记得了,只记得每年冬月,他就在村里来回奔波,人们都是叫他张一刀。 张一刀的手艺在附...
    龙门故事客栈阅读 4,870评论 6 2
  • 1 第二天一早,约摸着五点多钟,我便如一台精准的上了发条的机械一样,匆匆起了床,草草洗漱完毕,踏上车子直奔学校而去...
    冲浪小鱼儿阅读 5,054评论 26 36
  • 01 民国三十一年。秋。 这一天,西北上空昏黄一片,就像沙尘暴一样席卷而来。可这哪里是沙尘暴啊,全是乌央央蚂蚱!打...
    谢子风阅读 9,962评论 68 174
  • 白马庄有个寡妇,人称三娘。丈夫去世后,独自抚养两个儿女,孤儿寡母,处处艰难,事事受欺。 这一年,三娘含辛茹苦养大了...
    记者的记阅读 4,00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