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7小感——中小学不设重点班,随机均衡编班。

今日新闻:山东要求中小学不设重点班,随机均衡编班。


今天看了以上这一则新闻。话说,类似的新闻其实也看过。且不说落实得如何、“下”有没有什么“对策”,单看一个省一个省地出公文,个人感觉国家对这个教育资源不平等是真有重视。


对这一新闻,鄙人有几感,愿与君分享。


(一)


因身处培训机构,故先以校外补充教育为例。


市面上的各大著名机构,无论是国内的各种教育,例如语数英、各种棋类等等,还是外教上课的,各种英语网课、编程课等等,都是要报班前测试孩子的水平后,再给孩子匹配跟孩子水平相当的班级。原因不言而喻,这样老师授课时自然地匹配孩子的知识水平的内容。在班上的孩子就不会因为一个知识点有些孩子完全不懂,上课时脑子自然关闭;有些孩子早就明白,无所事事开始神游。


鄙人也教过一些班,班级人数极少。但就是极少的几个孩子的原有知识水平不一致也会让授课的内容变得不稳定,随机性会加大。目标的知识点,总是抛出一个看孩子们的总体反映,是再收点,进度稍微减慢,还是可以加速继续往前冲乘胜追击。所以很难想象公立学校那四五十人的班级,如何掌控全局。


这里不对老师的水平去讨论。没有一个老师不想教好自己的学生的。


看官应该也能感受到,校外补充教育,花的是家长们白花花的大银子,自然是要看到效果的,哪能跟校内教育相比较呢?而且客观现状家长们也是能谅解的。不谅解,谁还会在校外再给孩子们补课呢?!


(二)

那咱们再来看看校内教育如何。


首先,私以为,如果一个社会,校外补习(非爱好类)事业蒸蒸日上;大街小巷都是补习机构;家长们聚会聊天总是少不了聊孩子的学习;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至少一门的学科补习,那只说明——学校教育的失职。


当然,最根本,国家宏观调控。鄙人一届屁民,望不及国家领导项背。这也不多评论。但国家的意志反映到基层,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鄙人也略微的感受到了社会的变化。中国这个巨人,每迈一步都是需要比普通人更长的时间,但是,她的一步,走的更远。(这不是求生欲,我是一个乐观的人。确实也是这么认为的。)


因为若是政策性的指令,反映到公立学校,表现一定是会如此的。鄙人非体制内人员,对学校及老师们的对策,不妄加评论。中国人的适应性和能动性都是非常强的,相信学校和老师还有家长们都会为了孩子,想最好的办法。

我也是一个青春期娃的家长,且说一二作为家长们的感受与君分享。


“不设重点班,随机均衡编班”


也就是说,你的孩子的同学,有非常优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的;也会有调皮捣蛋的,不光自己不学习,还捣乱课堂纪律让其他孩子也不能好好学;当然,大多数还是遵守纪律,喜欢的课就认真听,不懂的课就神游的普娃。是不是光听着都很无奈啊?希望孩子班上最好别出现调皮娃,都是普娃心里都好受多了。


如果把这个小小的集体,比喻成一个社会的局部缩影行不行?


如果是上班的家长,身边有没有优秀至极的同事或者行业者?有没有浑水摸鱼甚至没有职业道德的同事或者行业者?开公司的老板们,遇到优秀的竞争对手不少吧?被坑过的无良曾经的合作企业或者在你心目中永不会再合作的企业有无?


各位是怎么应对的呢?咱们娃应该怎样应对呢?


是吧!?人类面临问题的最根本还是人性。


自己有没有贪享安逸不愿付出辛劳去学习?自己能不能有个目标让自己脚踏实地付出?自己有没有办法去摆脱骚扰者?自己能愿意付出多少努力去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能改变到什么程度?


家长们想当甩手掌柜的希望自己控制一下自己。曾经我们的父母,我只能说大多数的父母,没有受到多高的教育,我们所处的环境也无法和现在孩子们所处的环境同日而语。况且,心灵的满足,不能不包含子女的幸福以及我们跟他们之间的关系。而,日久能生情,那是基于双方都有在付出感情的情况下。无论是学识上、生活上,爱他们,尊重他们。


最后,想对小宝宝的家长们废话一二。良好的习惯(生活和学习)、自理能力、健康的体魄、爱好一二、爱的陪伴,这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貌似写得有点多,但是好像也没说得太清楚。还有一个“社会公平”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等,以后有机会再聊。不知几人能看完。如果能看到这里,而鄙人分享的,恰好对您有所触动,希望能得到您的分享。


祝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