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孙安动本》
特别鸣谢:大众剧场群内赵老师和欣然老师的精彩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它有着严密的高度体系化的伦理价值,中国传统士大夫以儒家经学为本,用积极入世的态度,实现了儒家修齐治平的生命历程,也因之铸就了一代又一代为生民所歌颂的清官廉吏。
《孙安动本》,原名《三动本》,又名《徐龙打朝》,最早的剧种版本,目前应属柳子戏。山东柳子剧团的《三上本》,经整理改编后被拍摄为黑白电影,在上世纪60年代风靡一时。
柳子戏《三上本》中,孙安上殿的三上本,黄义德(孙安岳父)、沈鲤(三朝元老,位高权重)、徐龙三人的上殿保本,徐龙最后大闹金殿的三上本,如此三波三折,才在最终的闹金殿中,将气氛烘托到了高潮,使张从罪有应得的下场大快人心。保本的不易,更烘托了张从的奸诈凶恶,孙安的秉持正义和无畏的人物形象也更鲜明!
从戏剧的矛盾冲突、情节设置、人物形象塑造等角度看,《三上本》是出很精彩的戏,不仅对柳子戏的发展起了较大的作用,也掀起了一股改编的热潮。京剧、秦腔、晋剧、婺剧等多个剧种都有整理复排。其中由翁偶虹先生整理,倪茂才院长的老师李和曾先生、景荣庆先生主演的京剧版本对原剧种的改动最大,产生的影响也较大。2007年吉林京剧院重新整理复排《孙安动本》,我曾看过三遍了,每次看感受也都更深一层。
京剧版本最大的特色是删繁就简,主线清晰。全程都围绕着孙安、张从(戏中更名为章从)之间的矛盾,没有太多的枝蔓。一个万历清官孙安,一个当朝太师权奸,想来应该是讽刺张居正,故名张从代之(而今对张居正的评价史学界也是各有争执)。人物关系更加单一,事件也更集中,全场编排节奏得以加快,更加适合现代观众的观赏需求。
京剧在在开场设计了活埋民工的表演,而这一情节在其他的版本中都是靠一张冤状便得以了然的。其次是黄义德这个人物形象,变得复杂了,甚至有些矛盾,京剧版本的则将黄义德和沈理这两个人物糅合成了一个黄义德,即孙安的恩师,原黄义德的明哲保身和沈鲤的正义感,在这个新的人物中同时存在,但是整体的移植改编还是符合人物心理逻辑的,原剧的亲情化成了师生之情,原剧沈理的地位、谋略也一并赋予了现在的黄义德。劝孙安、保孙安和救孙安都由他一人完成,出于师生之谊,他更愿意孙安明哲保身,这也是他的人生信条,然而毕竟能教出孙安这样正义凛然的学生,其本身应也是正义感十足的,不过是在官场中混久了,另有一套处事哲学,但是当事情发展到高潮,他的正义感又被唤起,把混迹官场多年积累下的经验人情搬出,帮孙安一把扳倒了章从。
京剧中,黄义德对于事情的走向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孙安的形象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弱化。其动本得以成功的关键是恩师暗中帮助,而不是如原剧中,因清正廉明名动京师,使以徐龙为首的一大批忠臣为之出头露面,并且孙安动本成功的难易度也有所下降,虽然同样是被打了板子绑妻缚子,险些被杀头,但只是恩师请来了徐龙就解决了问题,而非如原剧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折腾。
故事情节简化了,必然对演员的表演提出更高的要求, 孙安的为民请命,置生死于度外的文人风骨,全部需要演员的十足投入来演绎,又不能太过,其分寸十分难以把握,多一分,则有自我感动之嫌,少一分,则有精神不足之憾。
最精彩的当属第三场《修本》,细致入微地描画了孙安上殿死谏前的心理斗争,倪院长和张蕾蕾唱功非凡,大段的独唱、对唱,身段的运用,在这里恰到好处。人之常情和爱国大义之间的矛盾,凸显的淋漓尽致。在金殿初次动本之后,孙安对局势有了大概的了解,但是还不是十分清楚内中情由,恩师送来了一份文案,正是这份文案,点燃了孙安心中压抑的怒火,使他做出了再次动本的决定。
这个情节的处理相当有层次:第一层,孙安暗自思索,再若上殿就会被下令斩首,可是不上殿动本,他没有别的方法去救一方黎民;第二层,看罢了文案,使孙安放下了对自己生命的眷恋,这么多志士仁人已前赴后继地踏上了这条斗争的道路,孙安之命,何足惜也;第三层,孙妻劝他,即使不为自己,也该想想娇儿,这是对自己后代的眷恋,为了自己的追求,连累娇儿,真的对吗?在这一系列的抉择中:对自己生命的眷恋,对前辈官员的效仿,对自己家小的爱护,一一放下之后,才有了其妻子自请一同赴死的决定,孙安动本的意义也上升到了另一个层次。
其实,孙安无疑应该是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典型的文人形象,他胸怀万民,清正廉明,又手无寸铁。在那样一个民不聊生的时代,“文死谏”便成为了真正入仕的文人的最高追求。这类文人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只有一腔热血,往往不合时宜。他们是被压抑着内心的正义在官场中艰难地如履薄冰的人。这样的人往往是十分执拗的,但是这执拗更多地是因为内心的坚持,如何能在有限的情感外化(因为其不合时宜,往往会或多或少有孤僻的性格)中,表达出其内心喷薄而出的、生生不息的热情,这是表演中最难把握的,倪院长和张蕾蕾的表演以亲情打动人心,以真情感化人心,以豪情激荡人心,堪称典范!
激昂慷慨赞清官,
冒死动本是孙安。
心系黎民不移志,
浩气长存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