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2018:纵身跃入变革的洪流

吴晓波说,人生有各种各样的相遇方式。四十年前,我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偶然相遇。

渺小的个体,涌动的大潮,在时间维度上竟然保持着相同的节奏。

耽于柴米油盐,寻常如我者,难以想象孔圣人的儒家不惑是什么样子。

无论你愿不愿意,已经乘上了一艘开往世界中心的巨轮,在变革的海洋里劈波斩浪。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真正的勇士,一定会主动跃入无边洪流。偷渡,既是磨难,也是报偿。

这里先讲两个偷渡客的故事。

一个是安迪格鲁夫,犹太人、因特尔总裁。一个是林毅夫,台湾人、经济学家。

安迪格鲁夫,匈牙利犹太人,少时疾病缠身,躲避希特勒屠杀。1956年,刚满20岁他做出了一生最大的冒险——出逃布达佩斯。当苏军进入时,他纵身跃入怒波之中,“游向彼岸”,偷渡到美国。在伯克利一间狭小的单人公寓里,他迷上了艾森豪威尔时代的美国。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就是这个偷渡客,成为PC时代的超人、硅谷最具执行力的思想家、因特尔称霸全球的缔造者。

这个横渡生命潮的人说,只有迫害妄想狂才能生存。

他一生理念的核心就是战略转折点。“穿越战略转折点为我们设下的死亡之谷,是一个企业必须经历的最大磨难”。对他个人而言,正是因为迎向磨难,才最终把他送上成功的巅峰。

1979年,27岁的金门马山连长林毅夫抱着两只篮球投身入海,泅过海峡,投奔到祖国的怀抱。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久进入北京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翌年,刚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舒尔茨教授莅临北大演讲。林毅夫有幸成为给舒尔茨做翻译的唯一人选。

这个意外机会,为他打开了通往世界经济学最高殿堂的大门。林毅夫最终成为世界知名的华人经济学家。

格鲁夫、林毅夫,在偷渡中穿过了生命的滚滚波涛。

可以说,心怀希望,面向光亮,投身变革的洪流,永立潮头,是磨难,也是上天给予的应许之礼。

2018新年伊始,之所以想起这两个偷渡客,恰恰在面对新时代的汹涌洪流,无论同行者多寡,你必须有纵身一跃、单刀赴会的勇气和决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而,刚刚过去的2017年,犹如黄仁宇所指的那“无关紧要的一年”,看似没有大的战略转折,但变革的春天正在冬日里潜滋暗长、生生不息。

这一年,种下了福田或祸根,结果早已注定。

新时代,预示着变革的激流勇进和万里怒波。这,是技术驱动的未来大势。

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基因编程等革命性的技术,在资本和企业的加持下,如潜龙在渊,蓄势待发,不可逆转。

图片发自简书App

突变的时刻往往孕育在看不见的平静之中,犹如事物在变好之前总是变得更坏。这是波动前行的力量所致。

那个写专栏的美国老头弗里德曼早就说过,世界是平的。为什么呢?因为被推土机碾压过。

商业观察家吴伯凡说,2018年,两辆推土机会把世界碾压得更平,一是中国高铁,一是移动互联网。

高铁带动的人流物流和技术带动的信息流,构成了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枢纽,把奇峰迭起的世界碾成一个摊开的平面。这,是形塑世界的中国力量,是决定未来的超级版图,是推平差异的浪潮洪流。

2018年,明天会更好。因为,我们对未来的集体想象也最终塑造未来。这叫自我实现的预言。

未来,看起来在主事者手中。实际上,却在每一个人的手中。

图片发自简书App

社会、制度、经济、技术等等,都有它自我演进的逻辑,一切人为控制大多事与愿违。

改革的结果取决于利益的角力和权力的博弈,也取决于时代的大脑和民族的心灵。许多制度已千万次逆流成河。

太阳底下无新事。一切国家叙事都无一例外地发生在你我身上。在这不流血的进程中,许多时候,种下的龙种却生下了跳蚤。

世界是一条大河,奔流向前。观察者无不坚信,未来的趋势有大把的“中国机会”。

这一次,我们的山河国运,有时间助力福佑。

但,平均的机会并不等于每一个具体的机会。不是每一个上场的人都能拿到发球权。

还是那个“激荡四十年”的吴晓波,他满怀敬畏地说“时代不会辜负人,它只是磨炼我们,磨炼每一个试图改变自己命运的平凡人”。

诚然。

这个时代有没有抛弃你,取决于你有没有放弃自己。

修行的地方就是道场,不是非此即彼,而是担水砍柴、翠竹黄花,不是你上我下,而是入乎其中、出乎其外。

还是严肃的安迪格·鲁夫的告白最有情谊。“无论你是哪个公司的员工,请不要忘记,你是自己的终身CEO”。

作为CEO,我们推陈出新,恰恰是为了万象更新。

抛去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侥幸和顽固吧,回到自身,做一个自我更新的偷渡客,在不可能中创造可能。

像罗振宇所奉行的那样,纵身跃入变革的洪流,“在知识的带领下,穿过光阴,把一切软肋变成铠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