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酱郭:中国白酒五大核心产区是如何形成的?

中国白酒以固态发酵为主,操作工艺独特,受自然环境(如空气、水、温度、微生物等)影响较大,而地理因素对自然环境有着直接影响。

(一)水系、土壤

白酒的生产对水质颇有讲究,几乎每一种名酒都有一段美丽的传说,都与水有关。所为“明泉出好酒”,正是这个道理。水的软硬度、矿物质、电解质含量都直接影响到酒的风味、风格。

土壤对白酒生产也有直接影响,土壤的酸碱度、无机盐含量、微生物、有机物含量等对白酒的生产有较大影响。土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窖泥的质量,所以酿酒厂在选址的时候都比较注意厂址的水土情况。

我国主要有八大水系,各大水系及其支流携带大量的有机物及矿物质元素,在河道两侧,尤其是中下游地区行程冲积带,沉积优质的土壤,蓄含水分,微生物,形成酿酒工业发展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如长江水系及其支流乌江、金沙江、岷江、汉江、湘江、洞庭湖、赣江等,黄河流域的渭河、汾河、黄河古道等,松辽水系、珠江水系、淮河流域等都富集了大量的名优酒厂。


(二)盆地效应

在低纬度,低海拔地区,山系的分布影响着酒厂的分布,呈现出“盆地效应”。盆地分为大盆地和小盆地,大盆地以四川盆地为代表,小盆地以多山地区的山间平地为代表。由于四周是山,受雨水的影响,盆地的土壤比较肥沃,水源丰富,独特的环境与周围山系不同,温差较小,形成小气候,微生物分布较多,形成理想的酿酒场所。如渭河平原,汾河平原等都具有盆地特征,这些地区往往能产出名酒,这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


(三)纬度带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距离大,纬度跨度也大,气候条件复杂。而白酒生产对环境温度要求也较高,一般要求夏季气温不高于40度,冬季不低于零下15度,且要求无霜期较长为好,这样有利于多产酒,产好酒。所以,在我国南北交界线即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各10度左右纬度线范围内,是酿酒生产的最佳纬度。这一纬度范围内的温差较小,雨水分布均匀,无霜期在210天以上,微生物种类多,有利于白酒生产。实际上,北纬27度-37度正是我国白酒生产的黄金地段,这一地段集中了我国三分之二的白酒厂家。

分布在北纬28度线上的名优酒厂自西向东依次有四川古蔺郎酒、宜宾五粮液、泸州老窖、贵州仁怀茅台、习水大曲、遵义董酒、珍酒、湄潭湄窖、鸭溪窖酒、湖南常德武陵酒、江西清江四特酒等。

北纬34度线上的名优酒厂自西向东依次有徽县陇南春、陕西眉县太白酒、凤翔县西凤酒、河南汝阳和伊川杜康酒、宝丰酒、宁陵张弓酒、鹿邑宋河酒、安徽亳州古井贡酒、淮北口子酒、江苏泗阳洋河大曲、泗洪双沟酒等。


(四)农作物分布影响

白酒生产也受农作物分布影响。在交通不发达的年月里,建立酒厂除了要考虑地理、人为因素外,必须考虑原料来源问题。因此,农业较发达的东北、华东、华中、四川盆地等地的酿酒业率先发展起来。即使现在,白酒厂分布也基本上与农业发展分布态势相符合。


从上述影响白酒生产地理因素分析,可拟出我国白酒生产的最佳地理位置。


1、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由于受盆地、水系、纬度、农作物等诸多因素影响,具有白酒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我国白酒生产的最佳位置,拥有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郎酒、全兴大曲、沱牌等国家名酒。

2、黄河古道

该地区由于土地肥沃、气候优越、农作物丰富,形成酿酒业必需的天然环境,是酿酒业的黄金地带,形成豫西、苏北、皖北、鲁西南等酿酒密集区,白酒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拥有宝丰、杜康、古井、洋河、口子、宋河等国家名酒。

3、贵州高原

该地区受水系、纬度、小盆地效应的影响,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微生物丰富,适合白酒生产,产生了茅台、董酒、珍酒、鸭溪窖等一批国家名酒。

4、渭河、汾河平原

这一地区受黄河水系、小盆地影响,水质好,土地肥,农作物多,具备酿好酒的条件,产生了西风、汾酒等名酒。

5、东北松辽平原

该地区虽处高纬度地区,温差大,但其发达的水系,肥沃的土地及丰富的作物,同样具备酿酒的条件,该地区酒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