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终于捡起曾经的爱好,仗着一个漫长暑假的忙里偷闲,开始练习钢琴。
毫无感情、追求技法地弹了好几遍《致爱丽丝》,老师终于忍无可忍:
“你应该听听这首曲子背后的故事。”
十分钟后,我的目光再次回到琴谱和琴键,第一个音符出现时,我的心颤了一下,好像无意间触动了数百年前的光阴,横跨时空的距离,灵魂落在了贝多芬先生身上。
我努力地演绎轻重快慢的技法,昔日盛景竟仿佛历历在目。忧伤的韵脚带出下一个满怀希望的音符,但接下去又是绝望的翘首。他不得不回忆起曾经携手芳丛,心中如热烈之火燃烧,欲言又止、绝望、无休无止的绝望缠绕在身,无处可藏,熄灭了热烈的火,终于冷如死灰。点燃、破灭、重燃、再次破灭,这是怎样的煎熬,竟然化作几页五线琴谱,静默至今。
我打开音乐软件,听完每一个后人演绎的知名版本,听到的却是冷漠、无心、甚至自娱自乐的无端浮华。
今昔巨大的落差使我怅然,不禁想起了自己的高中时代。
年级组不厌其烦地印刷优秀范文,每每随手一翻,都如出一辙。说来并不完全一辙,他们文风各异、积淀不同,但无论写什么内容、用什么笔法、取什么体裁,都很巧妙地、不约而同地引用了王国维的人生三境、张载的横渠四句。我忍不住皱眉,心中暗暗恼火:
风马牛不相及,一派胡言。
这看似无可厚非的滥用文学、追捧先贤,却恰恰是对文学的最大亵渎。后人附庸风雅对文人而言,是比无名于史册更加深重的伤害。心怀天下苍生是孤独的,但世人听之信之却不深谙之,还要用先贤的高贵替自己无端加持,孤独更添一层,相比起无人知晓,众星捧月显得实在太可笑。
有人说,众人的追捧依然让珍贵的灵魂在当代流行,虽然被滥用、被误解令人心痛,也实在无可厚非。
我却说,如果被今人无端热捧,盲目追求,将前人的血泪化作自己卖笑的谈资,那我宁愿珍品永远寂静。
21世纪的娱乐至死不减反增,我们重新翻出尘封的旧事,咿咿呀呀粉墨登场,打着“致敬前人”的幌子,却演着博取流量与欢呼的荒唐。社会的泛娱乐化使人常常心忧不已,不知如今的世界,哪里才能窥见天光?
人在路上,总想要独树一帜,想要艳惊四座,却常常一脚踏空,卷进了功利主义的浪潮。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挣扎在生活下方,而艺术是超越的唯一方法。”只是如今的社会,常常将风潮当作经典,将浅层娱乐当作修身养性,欢呼尖叫、流量刷屏,艺术躲闪到天边,但依然无处藏身。
我们总能听到呼唤“精神回归”的声音,却很难见到“精神回归”的踪影。也难怪,高速的快餐生活碾碎了十年磨一剑的光阴,从前“专注”是多么令人司空见惯,如今它就是多么屈指可数。
我想到了面前这部手机,仿佛一个吸走人们灵魂的怪物,越相伴越空虚。但寻回精神的高地,远远不仅是一部手机的问题。
请听一场雨,短暂的静默胜过无数言语,不是为了靠近自然,是为了靠近真实的自己。
请放一放因功利之心而买的书,找到一本日记或者旧字典,用一个午后“荒废”的时间,拾起被遗忘的、却弥足珍贵的记忆碎片。
请忘了前圣前贤、忘了名家大师,在这个忙碌且劳累的世界,找到一个坦诚、真挚、明亮的自己。
忘却,是为了更好的铭记。
也许有一天,当我们再次听到《致爱丽丝》,会发现贝多芬先生的愁恰似自己的愁,古往今来的人们,总分享着相同的心绪。当我们激起道义与责任的热血,会不由得想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那些曾经停留于客套纸面的名言,从未如此扣人心弦。
这一刻我们无比贴近真实的自己,也无比热切地感受到漫漫时空中的汇合。无论年龄、无论阶级,精神的富足总使人流连忘返,因此我们终归明白,所谓“精神回归”并不是回归,而是找到曾经的、那些充盈且美丽的灵魂,与之相遇,并见证自己的蜕变、破茧。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