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出有力量的孩子》第三次读书会分享----自我照顾

今天一个小朋友对我说,“我做事慢的时候,妈妈会用筷子敲我,她参加幼儿园的读书会,她就不会这样敲我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三次的读书会如约而至,本次学习和分享的内容---自我与人我关系,期待、投射与阴影,支持与教养这三节内容。

人际关系反咉了内在的自我关系,也就是我们与外在人际关系互动的态度 ,根源来自的自我关系。

而幼年时,父母与孩子的人际互动,形成了孩子内在的自我关系。孩子做错事父母如何回应,也养成了自己做错事后,内在对话与自我态度的原始模式。

若父母给出的态度是正向支持,不随意贬低孩子,支持孩子面对真实,支持孩子负起责任并做出正向的行动。那孩子以后面对自己人生就能自我支持到。

若父母以贬低孩子的态度行事,即使孩子日后学会为犯错负责,也是带着自我贬低的态度,低价值感会带来内心的挣扎和冲突。

可父母要给到孩子正向支持,就先要去修复自身与生命议题的各个关系。否则,正向支持就只能是你头脑中的知识,无法应用。

父母能否平静的面对孩子的哭泣和负面情绪,源自于父母童年有没有被允许大声哭泣,负面情绪有没有被允许和接纳。如果没有,那父母就自己做修复,允许自己,允许自己的内在小孩可以这样。

图片发自简书App

父母最大的陷阱就是“将孩子视为自身的延续或拥有物”,忘记孩子“属于他自己,属于生命”。请放下不合理与不现实的期待,看见孩子真正的需求与潜质,而不是延续自己未完成的理想。

图片发自简书App

支持与教养,是两股力量。

支持,无论孩子冒出什么奇怪的行为,都尽可能支持。支持他在经验中,与自己有份好关系,与人有份好关系。

教养,协助孩子纪律自我,慢慢学会在社会中规范自身有野性的行为,能够有礼貌地融入社会文化中。

我们的孩子同时需要这两股力量,父母的教育就要“不太紧也不太松”。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孩子出现负向情绪或者偏差行为时,父母立即进入紧张或者担忧,还有自身期待的失落。

如果父母在紧张状态下,给出责骂,惩罚,批判,忽视,甚至奖赏这样的控制手段,这时孩子就感受到一种紧张,感受到自己不够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无法得到祝福。

如果父母花许多时间讲道理,孩子由于失去内在安稳的力量,失去与自己的连结,道理无法融入内在,依然会存在偏差行为。

那应该怎么做,才会对孩子有帮助?

如果孩子出现偏差行为或者负向情绪,父母先要做“自我照顾”,让自己平静,敞开。

做好“自我照顾”后,再给出孩子清晰明确的提醒,孩子就可以得到正向支持,那些问题也会慢慢消失。

图片发自简书App

感谢读书会中大家敞开的分享,因为涉及隐私,我们就不在这里分享,主要分享干货。

感谢昊原妈提供的照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对新生的建议总是像潮水一样不断涌动,使得大家一下也接受不了。而在所有的建议中,我认为,能跨出学习的第一步是重中之重...
    Bintou老师阅读 5,344评论 3 4
  • 多年后的今天,又来到坦桑尼亚,印度洋海边,明月当空,海浪不断相互拍打着,多年前熟悉的感觉,让我在记忆的浪潮...
    非洲鲫鱼阅读 4,132评论 7 14
  • 《搞定1》读后分享: 这几天在阅读《搞定1》,读完“横向管理工作流程”,感觉自己很需要一个装进所有待办事项的“下一...
    Anna就是我阅读 903评论 0 0
  • 又是熬夜、早起、做早餐、开车送孩子上学,已经非常熟悉这个流程却不能习惯。不知道这样对孩子算不算溺爱,有些事一...
    本仙老四阅读 90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