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前年脚趾受伤,我就停下了大部分的运动。去年老公跟腱又受伤,除了每天晚饭后的散步,偶尔的拉伸,我已经很久没有体验过流汗的感觉了。
人是很容易懒惰下来的。不运动之后,腰部的赘肉肉眼可见的增加,体重看似变化不大,体型却在悄悄的向中年大妈靠近了。人也变得容易疲倦,总觉精神不振。
有时候摸摸肚皮上慢慢堆积起来的肉,也会下决心要开始运动。早起跑步吧,跑了两天,起不来了;那健身吧,一次健身课下来,浑身酸痛了一周,正常生活都受到了影响。
心情也变得容易低落。不时就会有很沮丧的情绪出现。一位朋友建议说:“你把散步改成跑步试试呢?往死了跑的那种,跑出一身的汗,心情马上不一样了。”
跑步的好处我是知道的。那种大汗淋漓之后每个毛孔都舒张开的感觉我是体味过的。只是,距离太久远,已经开始模糊了。
养成一个习惯很难。改变一个习惯也很难。就如目前这懒懒的状态,心里想要改变,但肌肉的记忆功能一再的跳出来阻止改变。
但总是要开始的呀。明知道运动是一件好的事情,为啥不去做呢?明知道天天耍手机是不好的,为啥就不能改变呢?习惯真是一个可怕的东西,一旦你没有了对自己身体和生活的觉知,它就一直带着你,在固定的轨迹里重复运行。
那为什么不用好的习惯代替坏的习惯呢?比如用运动代替网上刷刷刷?
道理都是懂的。关键是行动。
女儿早上八点半要上培训班。昨天晚上还信誓旦旦的对她说,明天带她骑车去上课。孩子刚学会骑车不久,兴致浓厚,立马答应了。
可一早醒来,已经七点半了,骑车是来不及了。一夜的梦,感觉很是疲惫。匆匆吃完饭,老徐问我要不要一起去。我犹豫了三秒。为啥不出去走走呢?她上课的隔壁有很不错的球场,或许可以去打个球。
清晨的空气多新鲜啊。停好车,我们在旁边的小公园走了一圈。跳广场舞的阿姨,遛娃的年轻妈妈,跑步的小伙子,生机勃勃。走着走着,困意消失了,精神开始振奋了。
来到隔壁免费的运动场,挥舞起球拍,当细密的汗珠开始冒出,我似乎又找到了多年前球场的感觉。想当年,我们每天下午五点,迎着晚霞在球场上挥汗如雨。对面这个我有些嫌弃的开始秃顶的中年大叔,也曾灵活矫健,温柔仗义。而这个腰部开始堆满赘肉的中年女子,也曾窈窕多姿,娇羞迷人。
大汗淋漓,舒坦的不仅是身体,找回的还有精神的愉悦和年轻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