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傍晚,在妹妹那得知我家妮子(养的小狗的名字)去世了。
它死于一场车祸,并且肇事者逃逸。
父亲报警找到肇事者(找到肇事者只是要他认错的态度,不需要任何赔偿)后,和母亲一起将妮子安葬,让它安心离去。
一个陪伴着我们走过了7年岁月的妮子,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让家里人顿时无法接受。
不过,在外人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在农村没有人会在乎一只狗的生死,大家觉得它们活着没有什么价值。
可是,我却觉得任何一个生物活着都有他的意义。
比如,妮子活着,是为了责任,看家护院守住家人(我们)的财产;是为了担当,在家人遇到危险时保护家人的安全;是为了守候,在家人孤单时无偿地陪伴家人。
一只狗有它活着的意义,那么生而为人的我们,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01
什么是活着?
活着书面意思有三个:一是,度过生活;二是,有生命,非死状态;三是,仍然有生命,却不知为何而活。
比如,2021年5月之前还没有和江武墨老师学习的我,活着就是有生命,非死状态,完全不知道为什么活着。
生活状态吃喝玩乐,口袋扁扁没有存款,完全没有远虑。
面对事情暴跳如雷、怨天尤人,负面情绪超级严重。
工作没有合理化安排,拖延症晚期;学习只是上学时那点知识,自不上学后被遗忘的寥寥无几。
我的“活着”,就像是被诊断为癌症晚期无药可救的病人,等待着死亡的宣判。
不幸中的万幸,我的晚期“活着”在绝望中遇到了江武墨老师。
他使我的活着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有生命,他让我明白活着要有目标,要求上进,要知进取,要有价值,要做有意义的事情。
02
为什么要活着呢?
人为什么要活着?
很多人的观点和看法都是不一样的。
这不禁,让我想到余华小说《活着》里的富贵。
他,享受过荣华富贵,可不争气的他败光家产,之后当过两年壮丁,再之后经历丧妻、丧子、丧女、丧孙。
眼看着身边所有的亲人都离他而去,可他却依然顽强地活着。
很多人会非常疑惑,生活这么苦,为什么富贵还要活着?
这个问题,作者余华在序言中写道:“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的”。
富贵之所以活着,因为他知道即使所有亲人离他而去,他还有老牛,即使老牛死去,他还有自己。
而我认为的活着是:为了目标,为了寻找生命的价值。
每个人不同阶段都有自己的目标,上学期,目标是求上进考试成绩名列前茅,争取考入自己理想大学。
工作期,目标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升职加薪,能给家人更多的陪伴,提高生活水平。
生活期间,目标是通过不断学习和成长,汲取大量的知识,创造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死是容易的,而活着却很艰难。
因为你要找到活着的意义,这样才有动力。
03
怎么才能有意义地活着?
有人说: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还活着。
记得2021年5月22日13时零7分,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爷爷,因多器官衰竭,走完了他91岁人生。
当消息公布后,网络爆出很多市民,冒雨伫立湘雅医院门前,自发为袁爷爷棂车送行,棂车途经芙蓉路,行人驻足,车辆汽笛长鸣。
袁爷爷工作过的农科院、居所周围,院领导、师生、居民簇拥在这里,只为再看袁爷爷一眼。
5月23日上万市民身着黑衣,手持黄花,自发冒雨前去长沙阴阳山下,哀乐低回与袁爷爷告别。
中央台新闻联播用时半分多钟,沉痛发布消息,并介绍了袁爷爷的生平,以及他这一生对国家对民族乃至世界所作的贡献和所获得的荣誉。
可爱的袁爷爷,为什么这么受人尊敬?
因为他将汗水洒在禾下,把青春献给稻田,他毕生都在为解决世人的温饱呕心沥血,是他让中国人牢牢抓住自己的饭碗,并在三湘大地,贡献了他全部的热血和青春。
正如司马迁所言: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所以,袁爷爷的死比泰山还重。
实际上,虽然他死了,但是他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
所以,想要有意义地活着,就必须要创造价值,要有所贡献。
小狗去世,让我悲痛欲绝。
正是这份悲痛,让我开始思考活着这件事。
由此意识到:我们活着,是为了目标,为了寻找生命的价值。
想要活得有意义,就需要创造价值,要有贡献。
人的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我们要懂得珍惜生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作者丨右右
编辑丨江武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