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缘缘堂随笔》有感

 

                                                         

前段时间“随丁秀娟”赏完了丰子恺的漫画,便被丰先生意味隽永,饱含人间情味的漫画深深地感动。犹记那幅《小桌呼朋三面做,留将一面与梅花》,画中有一简单的瓦房,房后一棵高大墨绿的松树高高地越过了房顶,看了甚是舒心,房前是一片宽敞的院子,干干净净,无杂饰,无杂物,只是右侧摆了一石桌,四只石凳。主人邀了两个好友来,加之自己,占去三只石凳,留去一方让梅花露面。这背后的意思,我想正是表现出了丰先生与人交友,无论有多亲近都要始终留有一定的傲骨的原则。又回到这画的取材上来说,取的是一副生活中聚餐的小事,却能画得让人身临其境,体会到那种安静雅致的生活环境和人间生活美好和气的一面。可见丰子恺先生身上兼有着艺人大家的品德与技法。自此,我也对丰先生的散文感兴趣了。

《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先生的经典散文篇,配以20余幅子恺漫画。内容上写人忆事,讲护生精髓,或观宇宙人生、品世间百态,无不深刻隽永、意味深长。虽说主题颇多,可终究是源于丰先生一身的气节与情感。

《忆儿时》中祖母养蚕是杀生,父亲吃蟹是杀生,与豆腐店里的王囡囡钓鱼也是杀生。这是他向佛的表现。养蚕,吃蟹,钓鱼是人世间最普通的画面,丰先生却在记叙时对昔日的一人一物都倾注了感情,平日里普通的生活景象一经他描写,便被注入了活力,变得有滋有味起来。可见丰先生对生活非同一般的热爱。

丰先生对忆寄宿生活,说“寄宿生活给我的印象,犹如把数百只小猴子关闭在个大笼子中,使之一起饮食,一起起卧。”可见他对寄宿生活的憎恨,对死板严厉的校园规矩嗤之以鼻。看到自己的外甥马上入学过寄宿生活了,丰先生不由心寒,也不由因自己的无能为力而心生惭愧。丰先生对教条主义是持嫌恶批判的态度的。这种批判也就提现出了他对人道主义的关怀。

丰先生做人一丝不苟,对艺术也更加严肃敬重。《甘美的回味中》他写到有人对他说“你们会音乐的真是辛福,寂寞起来弹一曲琴,多么舒服!唉!我的生活太枯燥了。我儿时也想学些音乐,调剂调剂。”对此句话,丰先生言“实在冤枉”,又说搞艺术“只有严肃与艰辛”,不过回味之甘美,无可比及。一桩小事,丰先生细细反思作此文,足见其对艺术谦虚、认真和严谨了。

丰先生之做人与修艺之道,若一一道来,其精华之处实数不尽,他本人就像他的画一样,行着简单之道,带着稚拙之风,为人圆滑和润,也心怀困难大众,也率真执着,也有情有义。我也是个关注修养身心的人,丰先生给我带来的启示众多,也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修得那样的习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初听说丰子恺还是上中学的时候,被他有名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所吸引,待翻开他的文章时却读不进去了。 丰子恺所描述...
    西风戏语阅读 1,413评论 5 5
  • 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好象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
    布衣华筝阅读 155评论 0 0
  • 十月已经开始了,但是今年十月份的凉意好像来的迟,不似去年。 想起去年刚进校园的自己,可能也和刚入学的他们一样,无措...
    温酒书生y阅读 184评论 0 0
  • 公务员裁判-能否革除嫌贫爱富思想? 作者 坚守良知 常常听到百姓这样的议论:现在当官的只认钱不认人,平头百姓说不起...
    坚守良知阅读 265评论 0 0
  • 下面是在控制台上运行的几个结果,每组包括两行,第一行是表达式,第二行是对应的结果。
    刘尐六阅读 61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