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聊聊这个话题,源于近期的一些感受,先是上周上了一节有意思的写作课,再是今天院门即景瞬间的触动,最后是刚刚看完小林公众号《功夫,在摄影之外多远?》的顿悟,发现写文章与摄影一脉相承,共同之处颇多。很多时候,别人都说我是一个兴趣过于广泛的人,其实我也觉得自己有点一心多用,不免心虚。但是单从摄影和写作这两方面来说,我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时间分配的问题,因为任一方面的获得与进步都会带动另一方面的拓展与成功,这两个爱好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可以说,一个不想写出动人佳作的摄影师不是好作家;另一方面,一个不想拍出感人画面的作家不是好摄影师。
不绕了,切入正题。到底摄影和写作有哪些共同点呢?
第一,打动人心。评判一个摄影作品的好坏,关键不是看摄影作品的构图是否符合基本原理,色彩搭配是否合理等表面意义的美感,而是在于摄影者用相机定格的那个瞬间是否抓住了他要表达的情感,并且是否能将那份情感传递到观者内心的深处。每次看到好的照片时,我的内心会为之“咯噔”一震,那摄影师一定成功地抓住了触动心灵的一瞬。之于写作,同样如此。评判一篇文章(一个文学作品)的好坏,关键不是看作者的文字有多华丽,多能旁征博引,而是他在文中是否表达了他的情感,并以他自己的语言完整无误地将这份情感传达到读者的内心,以他的走心,带动读者的动心。
第二,呈现画面。摄影是通过定格画面向观者展示当时他要抓拍的风景、人物、事件、情景等,相对直观,但缺少前因后果,需要观者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自己脑补前因后果的画面或文字。此时,观者就成为了作家。而写作是通过细致入微的文字描述,向读者呈现事物、事件或人物等当时的画面,可以是花开、风吹、美景、美人等所有作者想展示给我们的画面。此刻,作者就成为了摄影师。回想小的时候,我们最早接触的写作形式就是看图说话,可见,图(照片作为图片的一种)与写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图是写作的源头,图是写作的开始。
第三,修饰表达。摄影作品需要修饰。好的摄影作品绝对不会是随手一拍的产物。在拍摄时,即会考虑光影对主题和主体的呈现效果;拍摄后,还会进行适当的后期处理,使照片呈现更能表现主题 ,突出主体。写作亦然。没有一个优秀的作者会用干巴巴的文字去表述他要表达的内容。于是每个作者的语言风格就此形成,或优雅、或风趣、或思辨、或朴实,读者则根据自己的喜好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作者风格,阅读他们的文章。
最后,想谈谈摄影与写作的相互成就。一个写作好的摄影师必定给摄影作品加分。照片有一种构图方式是留白。一个写作(文笔)好的摄影师会在照片留白处设计符合画面感的文字,使照片所体现的意境更上一层楼,照片水平立即提升。一个摄影好的作者必定给文学作品添彩。文字描述的力量虽然强大,但如果配以相关的照片,文学作品顿时有了生气,鲜活了起来,人物、事物跃然纸上。所以,摄影与写作是一对好搭档,好爱好,不该厚此薄彼,应同时进步。
写到此处,本应就此搁笔。回到开头所提及的院门即景,如是平时,我会用相机记录下那一刻,只因当时赶着上班实在来不及拍下那触动我心弦的一幕,当时的我依赖于眼睛记录,现在的我只想用笔墨将那一刻“拍摄”出来:
早晨,我正急匆匆地赶着出院门,抬眼,却看到一位拄着拐的老婆婆,她穿着紫灰色的碎花布套装衣服,精瘦、干净、利落,佝偻着背,哆哆嗦嗦地伸出手来。顺着她手的方向,我看到一个穿红衣服的大胖小子,大约一岁以内,半躺在妈妈的怀里,咿咿呀呀地说些什么。老婆婆干瘪的手去抬抬了他那胖乎乎的嫩白的小下巴,满脸的皱纹堆积在笑容周围,她的眼睛放出了矍铄的光芒,嘴里由衷的说到:“胖呼呼的...真可爱啊...多大了?...”而大胖小子嘻嘻地笑着,挤出双下巴,然后又咿咿呀呀地说起“国际儿童语”(据说这样种语言只有不会说话的小朋友能听懂,世界通用)。这是一次历史上的会面,一个步履蹒跚步入暮年的老人与尚未学步咿呀学语的幼儿对话,是生命的承接,我即将老去,你却降生人间,一老一幼,在这一刻在同一空间交互,展现着生命的伟大和渺小。那一刻,我将它定格,这次不是用相机,而是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