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集
上两集我们就敏感的两个红线做了些探讨,这一集我们继续延申
物质经济观
在生活中我们要帮助孩子认清影视剧、传媒、课外文摘与现实之间的区别,那里面只是表现了吸引人的单一方面,生活里的一个时间段而已,甚至很短。
学生们看的多了,没有高纬度的思考,以为这就是未来面对的生活,以为只要按那里面给与的模板,就可以生活的很美好。
孩子的模仿意识是不由自主的,他们受剧中人物影响,追求剧中的生活,又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可以掌握命运方向,开始表演性的假戏真做,想把内心主观臆想变为外在客观现实。
但现实中是多方面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煤水电气物业税,车房家电通讯网,健康医疗保险费,适当的要让孩子有这方面的认知。
只是单纯的知道生活的美好,是无法面对外界冲击的,单纯不代表纯洁,纯洁是在知道社会复杂和危险的前提下,始终保持着积极的生活态度,人除了望向诗和远方,也要体会眼前的苟且。
生活的一切都离不开物质基础、家庭组织、社会舆论,他们因年龄和环境的束缚确实无法体会,但是应有基本的认知。
孩子经济的自主能力,我们应当拿捏尺度,经济上采取一定的限制,有助于防止孩子跨越危险区敏感区,科技现在已经很发达,对于消费记录和资金流向家长是可以了解的
人手中可支配的财富越多,对其支配的欲望也就越强,那些物质资源丰富的家庭注意了,成年人财富支配能力的增强,其运用的方式方法尚且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何况一个未成年或是准成年人了。
这里说的有些隐晦,我尽量说的明了些,成年人的世界丰富多彩,是学生们向往的,由于物质基础(如金钱、汽车、房子等)受到了限制,在空间和时间上可以受到年龄应有的一些束缚,但是一旦打开这些束缚,学生们的想象力和模仿力就有了展现的空间。
学生们单纯的思想在不受外力影响下,觉得世界只有自己,各种危险和压力会抛掷脑后,由于控制自我能力有限,且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性,会让他们逐步突破一道道心理防线,最终一发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