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喜欢含蓄的美。别骂,美实在有太多种,你也大可喜欢直接率真的美,或同时喜欢含蓄与直率,这不是一场零和博弈。我只是想谈谈含蓄之美,美于何处。
私以为,在中国人的文化里,含蓄甚至超越了美成为一种德行,这是我难以认同的。假如你恰好含蓄,你可以含蓄的方式表达行事,成为自己的风格,这是皆大欢喜。倘若你是个直接的人,喜欢率性而为,假使有人告诉你应该含蓄,不该太随性,甚至上升至德行好坏,那大可不用理他。
我要谈的,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好比表达喜欢,率性的表达可能是跑到对方面前,大声说出来,含蓄可能是悄悄写封信塞到她包里,哪怕信中的内容更加露骨。无所谓孰好孰坏,就看你自己喜欢。
含蓄的乐趣在于探索。好像解一道精心设计的数学题,先看破出题者的意图,再按照一定的规则,得出正确答案。含蓄的表达就是这样一道数学题,设计要花心思,解题要花心思,当题解出来那一刻,表达被接收,那是独属于你们两人秘密的心动。我自己其实就是个含蓄的人,稍微露骨的词就说不出口,更别提面对面,直接率性的说出来。相比去寻找此种直率的勇气,我倒愿意在心思上下功夫。
含蓄地表达天生就有显得真诚的优势。有的朋友很直率,初次见面就会真诚地赞美,这很好。但总归不属于我所喜欢的含蓄的表达,有时面对这种直接的夸奖,我会很害羞,不知作何反应,大抵只能回一句谢谢了事。所以啊,我总是在破坏聊天的气氛,跟我聊天,容易冷场。同样的,我也很少当面夸赞别人,并不是没有发现别人的好处,仅仅就是开不了口,多年以来的习惯。这有一段时间让我很烦恼,因为有的人你确实很喜欢,很想跟他交朋友,但缺少直率的表达可能会让对方误解,以为你并不喜欢别人。直到有一天,听到一句话,夸人要背后,批评要当面。这我才找到一个好的方法,一个兼顾含蓄与表达的方案。
含蓄其实比直率来得更强烈。如前文所说,含蓄的表达像解密,表达和解密都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如果这种表达,是感情,是爱,这种含蓄的表达往往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冲击。上一辈人比我们更含蓄,两口子说话永远夹枪带棒,永远不会说句温柔的话。他们好像互相拥有一种默契,懂得那种含蓄,虽然嘴上处处要强,实际上在生活中处处关心对方,甚至可以不让对方发现。这样含蓄的小心思,往往用一辈子去书写,也一辈子都在拆解,就在这种含蓄中,相濡以沫,互相陪伴。
含蓄是美的。含蓄的美在于遮掩,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遮掩起来,又不是全遮,假如你喜欢,你便会探究,一层层掀开,一点点解密。倘若你没有兴趣,我的好意也不至于白费,起码也没人知道。
文字的美,也在含蓄。我总觉得自己的文字,算不得文字,最多算得上说话。有个道理,便跟你硬讲道理,这种文字是没有美的,真正的文学,应该含蓄。道理,可以有很多讲法,像我这样直接讲,往往没人喜欢看,因为不美。大家都爱看故事,故事本身就是一种含蓄的表达,爱之一字,直接说出来未免太淡薄,倘若含蓄于故事中,其力量甚至是无穷的。而在故事中,打动人心的往往也是含蓄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