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赏析

      【按】赏析文章我似乎更喜欢把训解字、词、句与理解全篇结合起来,是见识所限,还是能力所限?我看主要是后者。不过通过对字、词、句的训解,我越来越觉得民歌才是最美的艺术品了。其语言是一般文人作品很难达到的。

                子夜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南北朝乐府民歌是继《诗经》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比较集中出现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它现实性较强,一般篇幅短小,抒情多于叙事,并且因南朝与北朝的分裂对峙而呈现出创作上的不同色彩和情调。正所谓“艳曲兴于南朝,胡言生于北俗”(《乐府诗集》)。《子夜吴歌》是南朝民歌中较有名的一组歌,相传其曲调最初为晋代一个名叫子夜的女子所作。宋人郭茂倩把它归入《清商曲·吴声歌曲》里。

      《吴声歌曲》产生于江南吴地,中心地带是当时的首都建业(今南京)。《宋书·乐志》说:“吴歌杂曲,并出江东,晋宋以来,稍有增广。……始而徒歌,既而被之管弦。”《乐府诗集》卷四四更说:“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地。”建业是当时商业发达的繁荣城市。《吴声歌曲》是东晋以来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商业畅达,城市繁兴的产物。内容上大都表现男欢女爱,描写男女之间的真诚爱慕,字里行间洋溢着生命的热情和力量,质朴健康又真挚深刻。

      《子夜歌》现存四十二首,几乎都是男女唱和赠答之词。他们倾吐思慕,歌唱爱情。这里选出其中两首。据今人余冠英先生研究,这两首原本都是男女赠答之词。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一是女子的唱词。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望”,希望,愿望。“一”,相同,一致。这句是女子对当初与郎君相识情形的回忆。直成往事,语直心执。当时青年男女互相爱慕两颗心怀着相同的愿望相识了,炽热的恋情,热烈的情景,多么美好。是为一扬。然而在封建礼教及其宗风民俗的强大威力笼罩之下,男女之间的正当爱情经常受到阻拦和迫害。这一点同时期的《华山畿》说得更为明白,更为愤怒:“夜闻侬家论,不持侬与汝!”“懊恼不堪止,上床解腰绳,自经(同“刭”)屏风里。”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多少青年男女被迫用生命殉了爱情,更有多少青年男女被迫与情人分离,处在相思的痛苦之中。诗中的女主人公就是其中之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表达了这位女子被迫与情人分离,不能成婚的怨愤和痛苦。“丝”是南朝民歌常用的双关语,本指蚕丝,此与相思的“思”谐音。“理”“丝”当与“理思”谐音。“悟”,知道,明白。“匹”,也是双关语,本指布匹的匹,此与匹配的“匹”谐音。本来“两心望如一”,可以结为美满夫妻,然而却棒打鸳鸯,“一个这壁,一个那壁”。难怪这位女子心情痛苦烦乱。一个“理”字使这种痛苦烦乱之情跃然纸上。这两句在双关隐喻的同时又借其妙的比喻,意思是说,将理好的丝装在残破的织机上,怎么能织出成匹的布呢?是为一抑。

        全诗仅匹句,由扬而抑,感情跌宕鲜明。又加以双关言语,巧妙的比喻,语言生动,委曲含蓄,入情入味,有力的表达了一对互相爱慕的青年不能结成婚姻的愿情和痛苦。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二是一首答词,属男属女不大明显。

        其唱词叙述男欢女爱之艰难不易。“崎岖相怨慕,始获风云通。玉床语石阙,悲思两心同。”正因为爱情阻力重重,不易获得,所以相见成欢便十分特别,不是喜而是悲。用悲写喜,更见其喜得之艰难。因此,这首答词便紧承唱词而来表达欢罢别离之后的痛苦心情。“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正因为相见不易,因而别后再见更是茫茫无期。这两句直抒胸臆,感情饱满,表现出欢罢别后的痛苦与怅惘之情。“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则是这种痛苦与孤独怅惘之情的具体描绘。“空局”,即“未有棋”。“悠”,思念。“悠然”,谐音“油燃”,扣上句“明灯”。“未有期”谐音“未有棋”,扣上句“空局”。双关隐语,隐曲有致。情人已去,明灯,照耀空荡荡的棋盘,主人思念已极,面对棋盘情思悠悠,茫然若失。这两句真可谓情景交融,意境凄凉,读后只觉主人茫然痛苦之状萦绕眼前。

        这首民歌与上一首不同的是,前两句直道心事,茫然痛苦之情溢于言表。后两句双关隐语,制造意境,渲染出一种悲凉孤苦的气氛,从而使得主人的茫然痛苦之情更为形象,更为委婉。

        这两首民歌的共同特点就是淳朴率直,情真意切,这也正是民歌不同于文人诗的地方,它为中国古代诗歌注入了新的血液。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集·门外文谈》中说:“如子夜歌之流,会给旧文学一种力量。”这是颇有道理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附:译诗

子夜歌

当初想与郎君相识的时候,

两颗心是多么合拍,

炽热的愿望又多么一致。

然而如今——

我将理好的丝装在残破的织机上,

怎么能织出成品的布呢?

其二

今晚欢罢别离,

相会更在何时?

明灯照耀空空的棋盘,

思念啊,茫茫无期。

(当时注:民歌风味尽矣!)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名,最早著录于徐陵所编《玉台新咏》。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
    百无一用知止阅读 4,858评论 0 1
  • 中国历史上北朝时期,和南方不同,北方崇尚质朴,重视实用。 在南方骈文盛行的时候,北方的文章却仍以散文为主,出现了《...
    玩哲阅读 11,496评论 4 74
  • 在我的梦里,有一个地方,为你留着,这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鸥从地平线上掠过。我从沙滩上踏过,每天清晨,静等着太阳...
    所谓解脱阅读 3,017评论 3 3
  • 故乡一想我 就直奔我的梦乡 我一想故乡 故乡就往云里藏 故乡入梦的感觉 有时夹痛有时带痒 她用她的河水来冲 她用她...
    吴生善阅读 2,726评论 2 9
  • 生活中总是不可避免地看到或偶然接触到一些“垃圾人”—是否是垃圾人,评判的标准并不是财富的多寡和地位的高低,而是是否...
    爱渔爱语阅读 3,690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