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直在犯错。显性的错误会被别人或者善意的指出,或者面露愠色的批评。错误通常和有悖常理相挂钩。读书时因贪玩而不得高分被父母认为是一种“玩”的错误,工作中因为录入错误的数字导致公司损失,是上司不能接受的大大的错误。即使这些错误有的时候不是“我们”的错,因为即使反馈而得以在后面加以改正和减少发生的概率。
如果是隐性的错误呢?如果错误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中,而且大多数人无法自知,有时在他人指出错误时因为爱面子而不愿意承认,错误就会一直存在。隐性的错误就是我们意识的偏差,它也没有即时的影响,只是会让你在几个月或者几年后发现自己同他人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或者可以说是“情商”和“智商”的双低。简而言之则是,因为欠缺逻辑而做事总不成功,因为不能正确认识错误和接受他人的批评,固步自封,既失去朋友又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最后还会落下人品不好的评价。
看到这个推断您一定会提出很多的质疑,“你说这话的根据在哪?”“数学不好,没有条理,我的生活照样舒适。”“别人的不真实评价我也要照单全收?”。。。是的,您会根据您的知识和经验对我说的话质疑,我也会接受您的质疑。因为我自己尚不完善,如何让您完全信服我说的话。如果是您相信的大家说了上述一番话,您是否会点头称赞,即使您心存疑虑。
在此写下上述几段话,是对近一周阅读《超越感觉-思想错误》之后的一点感悟。只要开始思考,我们就会犯错。准备思考,初步形成观点,陈述自己的思考,之后的反馈。在思考的一整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我们都会犯错,错误不是一点,而是成串的,环环相扣以致于自己最终的思考有问题。作者对每一个阶段会出现的错误,如何察觉错误以减少错误发生提出了一一对应可以实践的方法。详细而有条理。说句实话,近两周的阅读,我记不下实际的每一个对应的办法,也无法记全每一个例子。但是在反复阅读中,我能够在书中的各个角落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犯的错和绕的弯路,时常有茅塞顿开之感。但是这本书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是让你沮丧的,也不是让你看完就热血沸腾,好像下一秒就可以改变。作者冷静客观的陈述,条理清晰的解答。它指出你的问题,给出方法,但是也给出他人的质疑。作者在用每一章节,每一段话,每一个字告诉读者,你应该有自己的思考,超出习惯和依赖等情感的因素,思考事物。你的思考时常不完美,因为存在种种局限,但是正确对待思考的态度,孜孜不倦地学习,检测自己的思考,从而一步一步改善。
学习和思考是一生的修行,不能急于一时,时刻也不能荒废。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