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变好的欲望,我们的理智经常会提醒自己要努力,立志做出行动改变自己。但是最后我们大多数都是常立志,但没有立长志,最后习惯性的半途而废。在我玩游戏的体验中,发现任务被分为了基础任务和进阶任务,还有比较难的成就任务。这些任务让不同的玩家获得了匹配自己的体验,也给了基础较差的玩家继续玩下去的动力。我们可以把这种设定分级任务的方式应用到我们的计划中,以逐步养成提升自己的执行力,避免一次次立志然后走入半途而废的死循环。
我们引用游戏的设置,把我们的任务分解为基础任务、进阶任务和挑战任务。基础任务是很容易达成的,一般要设置得很低,任务在于习惯养成。就算出现意外情况也要能容易达成,避免我们做不到而产生内疚、失望和否定自己等不良情绪。进阶任务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但是我们投入一定时间和注意力就能完成的。进阶的任务是处于舒适区外的学习区任务,执行过程会让我们略微有点痛苦,但是也正是这个任务完成才能带来成长。而挑战任务是很难完成的,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努力,但完成对我们提升会很大,也能带来非常大的成就感。挑战任务让我们知道自己还有那些方面可以提升,是一个标志,一个奖牌,等我们达成就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我先就我重读专栏输出的任务设定来演示我是如何分解任务任务的。我设定的基础任务是每周输出5天,每次至少写100字。在后来设置这样的任务后,就算我去国庆去旅行期间,也非常容易的达成了。我设定的进阶任务是每天输出1000字,每周输出7天,尽量没用错字。这个任务在我执行了一个多月后,竟然变成了每天都能完成的任务。可能我已经适应了这个任务的执行。但是我目前并没有轻易的调整基础任务,因为总会有各种意外情况发生,基础任务的存在能保证就算春节我也能顺利执行下去。从暑假我出去旅行终中断了计划执行的反思来看,停止任务对于我们的习惯损害非常大,甚至会让我们逐渐适应没有这件事情的存在。以至于放完假回来我用了很长的时间来恢复到正常状态执行计划,也正是这个时候我开始尝试把任务设置为分级任务。现在已经快接近3个月,我输出中断的次数屈指可数了。每次实在太忙的时候,想着只完成一个基础任务即可。但一旦开始写点东西,很多时候轻松的就把当天所学输出了很多文字。我设定的挑战任务是文章具有清晰的结构和条理,能够当成自己的作品一样给人看。这样的任务需要对写的东西进行构思,然后反复打磨修改,我还一次也没用完成过。但如果能轻易完成那就不是挑战了,等我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完成的时候,也意味着我写作能力上了一个台阶。我再举我后来应用这种方法设定的分级任务例子。我在深度学习上的基础任务是每天看10页书,进阶任务是每2天调试一个例子程序,而进阶任务就是脱离例子写一个实际应用的程序。虽然才开始2个月,但是进行得还不错,就算在旅行期间,也看10分钟的小视频来让自己没用忘记这件事情。在锻炼身体上,基础的任务是每天做点俯卧撑和仰卧起坐,进阶任务是每周3次出汗的运动,挑战任务是能跑个半程马拉松。
我在分析一下为什么我认为那种方式能提升执行力。基础任务一般是按部就班,就目前能力能比较轻松达成的任务。这保证了我们能一直在执行,不会忘记自己的任务。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就像老师说的,我们每天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只要持续的时间够长也会获得正确的结果。就算进步缓慢,这个坚持了很长时间没有放弃,也会让我们产生很大的成就感以继续坚持下去。进阶任务可能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立志时想的任务。然而我们人很难一下子适应突然比较大的变化,在没有巨大的动力时,一下子每周跑10公里,一下就想每天背100个单词,在开始阶段都是很困难的。而连续多次无法达成任务,我们就会给自己找借口,开始欺骗自己,直到自己放弃。设置了基础任务让我们能循序渐进的过度到我们用于成长的任务。挑战任务的存在,让我们能看到我们立目标有多远,还有多少差距。当跑步设置为一次跑完10km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逐步的靠近目标,从能跑3km,到3.1km、3.2km,再到4km、5km……离目标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