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中药:第3天 蒲公英

历代各家对蒲公英的论述

“主妇人乳痈肿”——《新修本草》

“专治乳痈、疔毒,亦为通淋妙品”——《本草备要》

“蒲公英,其性清凉,治一切疔疮、痈疡、红肿热毒诸证,可服可敷,颇有应验,而治乳痈乳疖,红肿坚块,尤有捷效。鲜者捣汁温服,干者煎服,一味亦可治之,而煎药方中必不可缺也。”——《本草正义》

“敷诸疮肿毒,疥颓癣疮,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疬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滇南本草》

“补脾和胃,泻火,通乳汁,治噎嗝。”——《医林纂改》

蒲公英药材

蒲公英在全国各地的分布是十分普遍,其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夏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收,晒干。可生用亦可鲜用。蒲公英的气微,味微苦,性寒。归阳明胃经、厥阴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的功效。

蒲公英临床应用

1.蒲公英苦寒、善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凡是热毒壅盛所导致的疮痈肿毒,不论是内痈还是外痈,均是常用药。因蒲公英主归肝、胃经,能解郁通乳,所以是治疗乳痈的要药。单用蒲公英浓煎服,或以鲜品捣汁内服、药渣外敷来治疗乳痈肿痛。除此,蒲公英在治疗肠痈、肺痈、瘰疬、咽喉肿痛、毒蛇虫咬伤等方面也有很好的疗效。

2.蒲公英清热利湿,利尿通淋的作用较佳,常可以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症见身黄、目黄,色黄明亮,伴有发热等症状;或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3.此外,蒲公英有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用于肝火旺盛引起的目赤肿痛,可用取汁点眼,或浓煎内服,也可以配伍菊花、决明子等清热解毒药。

4.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蒲公英煎剂或浸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有很好的疗效。

5.另外,现代研究尚有利胆、保肝、抗内毒素及利尿作用。

干蒲公英

蒲公英怎么用?

除了中医师常在药房中配伍使用外,还有很多使用方法。

1.代茶饮,取10克至15克干蒲公英放于杯中,开水冲泡并盖上杯盖闷泡1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也可以加入玫瑰花一起泡饮,有疏肝理气解郁的功效。

2.煮水泡脚,很多人都很钟爱艾叶泡脚,事实上蒲公英泡脚也是十分有效。可祛湿热,缓解疲劳,去脚气,杀菌消炎。注意糖尿病患者不适宜。

3做粥,蒲公英花和粳米,熬成粥,可清热去火,消肿散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