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下:
1.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2.赏析第④段使用“水”这一意象的表达效果。(4分)
3.第⑧段画线句中的“涌”字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4.本文展现了荔浦人的生活、情志与荔浦的景、物的密切关系,请加以分析。(4分)
我的回答及参考答案如下:
第1题
题目分析:既要对这句本身进行分析,又要对这句与文章的关系进行分析。第一句肯定有开篇之用,但这个作用是显然的,故不用再说了。
答:①“竟然”二字表现出荔江美景给作者的震撼之大。②把荔江的美景比喻成一幅画,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荔江的美。③开宗明义,告诉读者本文是要赞颂荔江、荔浦。
标准答案:答案示例:“竟然”表现出作者拉开窗帘看到美景时的惊喜之情。把眼前的江景直接说成了“一幅画”,运用比喻,展现美丽的江景,总领下文对荔浦美景的描写。
评分说明:“竟然”的分析1分;比喻的分析1分;结构上的作用1分
对比标准答案后的反思:结构的作用没有回答好,“开宗明义”的说法不如“总领下文”好
第2题
题目分析:意象的分析其实就是分析它的含义以及与文章主体的关系
答:
① 荔浦的水资源丰富,是一个水的世界;
② 水在荔浦无处不在,并深刻的影响着这里的方方面面;
② 荔浦的水造就了这个地方的丰富物产。
③ 荔浦的水滋养了当地人,并且还形成了与水有关的特有的风俗和文化。
标准答案:答案示例:第④段选取水这一意象,渲染水在这片天地处处存在,植物、人、人说话都带有水的特质,水、人、物融为一体,写出荔浦风土人情的特点。
评分说明:“渲染水在这片天地的处处存在”“植物、人、人说话都带有水的特质”“水、人、物融为一体”“写出荔浦风土人情的特点”为4个点,答对1点给1分。
对比标准答案后的反思:看来意像分析应该是用语言把这个意象展开
第3题
题目分析:其实就是分析“涌”字所在句的表现手法。明明是自己在动,却说别人过来的,这是怎么样的表现手法?
答:
①“涌”字表现出景色的突然切换,给人以眼前一亮和猝不及防的感觉
②“涌”字表现表现出砂糖橘林的生机勃勃和砂糖橘林的树木之多;
③“涌”字写出了景色的动态之感;
标准答案:答案示例:“涌”字结合船行情境,化岸上静景为动景,富有动感,体现砂糖橘数量之多,金黄色之浓重,与“一片”相对应,准确描摹出金黄色迎面而来的观感。
评分说明:“结合船行情境”“化岸上静景为动景,富有动感”“砂糖橘数量之多”“金黄色之浓重”“准确描摹出金黄色迎面而来的观感”为5个点,答对1点给1分,给满4分为止.
对比标准答案后的反思:这题答的还行,不过还是不够准确与全面
第4题
答: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荔浦人生活、情志与荔浦的景、物的关系如下:
①荔浦的水滋养着当地人,使得当地人说话有种水腔。
②荔浦的水边方便人们晨练,方便人们聚会、唱歌、跳舞,进而形成了当地曲艺歌舞的特色。
③荔浦人细腻,对家乡热爱,于是在景点的打造上把细节做的好,甚至比桂林还好。
④这里的人如同这里的景,纯净美丽,心不善的人在这里无法生活,比如土匪,日寇。
⑤这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重要,造就了这里的南来北往,车水马龙,造就了荔浦文化的繁荣交流。
⑥这里适合种芋头,盛产芋头,于是,这样的食以芋头为主,形成了独头的芋头宴。
标准答案:答案示例:荔浦丰富的物产,养育了世世代代的荔浦人;荔浦特殊的自然环境,养成了荔浦人的生活习惯;荔浦人的娱乐生活及生命的重大活动,都与荔江息息相关;荔江造就了荔浦人的特殊性格;荔浦的美景和物产使荔浦人对这片土地充满依恋与热爱。
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4分为止。
对比标准答案后的反思:审题很重要,要明白出题人的意图,其实这道题是想考查考生的总结概括能力,我审题审偏了,硬生生的答成了文章内容的简单罗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