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渴望,算是渴望吧,渴望自己从内而外都散发自信和从容,也希望我所处的环境是明亮,且轻松的,即使是充满挑战和未知,也能认真感受过程,我想要那样的状态。
一路走来,经历了4家公司,第一家时的我稚嫩,活泼且有八分自信;第二家公司经历了小小的挫败之后,重新收获对于自己的掌控,又找到了少许价值和存在感;第三家公司有幸遇到一群充满善意的前辈,他们毫无保留的与我分享工作和人生的经验,在那里的那段时光,自信满分,对自我的掌控感很强,也拥有周遭同事和学员的肯定,也多了一份浮躁;第四家公司,自信骤降至2分,记得放声大哭过好几次,当着谢晓清的面,对着陈申,对着陌生人,对着苏亚。。。为什么哭,因为觉得自己很差劲,很差劲,找不到工作中的意义,没有价值感,总是出错,总是业绩最差的那个,敏感,极容易批判自己,那段时间内心是灰暗的,表面倒是架起一道高墙,减少沟通,恶性循环。
第四家公司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自我认知,仅仅以外界标准衡量自我价值。前面三家公司在团队里有被关注到,有存在感,有肯定,在第四家没有关注,没有肯定,没有存在感,所以没有自信。
直到开始遇见樊登读书,才知道原来可以“接受变化,然后全力争取,至于结果接受不确定性”,原来可以如三毛一样真诚认真的面对自己,只求个“不悔”,原来可以如孔夫子“入太庙,每事问”谦虚若愚,原来可以如王阳明关注自己的“良知”,便能得到正确指引,原来可以如稻盛和夫,将每次困难视为机会,成就水到渠成。
渐渐的,我开始关注自身,开始理解和践行夫子说的“不患人之不知己,患己之不能”,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开始学习使用OKR方法提高生活工作效率,开始制定学习健身计划,开始寻找自己的闪光点。谢谢从未谋面却以十分熟悉的樊登老师,他曾说过一句很鼓舞我的话,大意是一个人在这家公司表现能力不行,一定在某些地方优秀过人,让我重拾信心。
我还是幸运的,我深深觉得我,有很多可能。
嘿,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