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燕子给我发了句“昨天我妈回村子了。”
我知她有话要说了,且应该与我有关,于是回道“去了后呢?”
她说:“村上的人跟她说你与你爸吵架了。”接着说:“你爸怎么这么拎不清。”后面是几个抓狂的表情。
我和我爸吵架是一年多前的事了,因为出于对我妈的维护,所以和我爸吵了起来。家人之间的吵架也没什么好说的,也就没跟燕子说。没想到老家的人因我与她交好,在她妈回去时竟提到了这事。燕子也并不知此事来胧起脉,一听吵架,就无条件地站着我这边为我叫屈。
我和燕子,我们彼此认定对方是发小,一个村庄的,她住上半村,我在下半村,小学二年级之前,我不知道我们村上有这样一个人,当然,她也不知道我。那时她爸妈外出打工,把寄养在她外婆家。到了二年级开学后的某一天,班主任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新转同学,我就这样认识了燕子。
当时的燕子有很多让我羡慕的地方。她有一个双肩背的皮质书包,全校第一个;她有一个带有动感画面的皮质文具盒,全校第一个;她家有一栋5间二层半的楼房,自带庭院;她家有一台彩色电视机,全村第一台;她家有一台收录两用的音箱机,她边听音乐边做作业,这个我不行,只要我在一起做作业时,就关了它;她家是做豆腐的,我有时喊她豆腐西施,不过燕子长得并非西施;她家是开副食品店的,虽不大,但我俩放学后边做作业边会到店里找点吃的来……
燕子来了后,我们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竟自然成了好朋友。从小学、初中、高中,我们虽在距离上越走越开,但在心里上,我们仍是认定彼此的位置。
18岁,我离开了家,开启了另一种不一样的人生。家及家有关的一切都被我越来越搁置后面。燕子,也被我搁在了过去。
但燕子不。18岁,离家的第一站我去的厦门,燕子说从那以后,她一看到或听到厦门就觉得熟悉、亲切。
每年的生日,燕子的短信都会如期而至。
有一年相聚时,燕子说她会给每一位朋友对应一首歌,她给我定的是《明月千里寄相思》。燕子说这话时,我已离家15年了,听了真的好暖心,谢谢你,燕子,谢谢这么多年的《明月千里寄相思》。现在我偶尔会听听《明月千里寄相思》,我知道,这是我想家,想你,想你们了。
每年春节和清明我基本都回老家,这时燕子也会回,每次总是她先来寻我。有一年我没回,她回了。她就把我俩小时候做过的事、说过的话跟我妈好好地回忆了一遍,我从不曾跟我妈讲起过,我妈说:“原来你小时是这样的。”燕子,谢谢你,让我妈知道了她没见过的她女儿的另一种童真。
前年,燕子跟我说她去看生病的阿霞了。阿霞,是我初中的同班同学,初一、初二那两年我俩天天粘在一起,初三她辍学,我就和她慢慢地淡了。初中时的燕子已和我不同班,所以在我记忆里,她和阿霞在初中时代没什么交集。
燕子说,第一次参加同学会见到了她,因为你跟她好,所以我跟她也就好了。燕子,这叫爱屋及乌。
后来,跌入了人生的低谷,我知道你已知情,但我不说,你从不问,谢谢你燕子,谢谢你的知而不问。
从那以后,你每次联系我都会说:“一个人撑得累,就说”、“一个人撑不住了,就说,说不定我能帮点什么。”谢谢你,燕子,谢谢你在这冰冷透顶的岁月里给了我一丝暖意。
你看到我阿姨和我妈的感情,羡慕,对我说:“我俩也要做这样的姐妹。”我说:“好。”燕子,这么多年,我们的感情都是你在付出,你的维系,但当我说出这个“好”字时,不仅仅是一个回答,是我对我俩这份情意的一个郑重回注,也是对我俩以后的交往的一个用心承诺。
今天,你未了说:“等老了,你就回来,我俩一起过。”我说:“好,我俩一起。”燕子,心会暖,眼睛会湿。谢谢你,在这样的日子,对我的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