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一个朋友家里做客,因为是临时约饭,匆忙间也来不及细心准备礼物,想到她家有个七岁的孩子,便去单位楼下的超市里买个乐高玩具,一个航空母舰作为礼物带过去。
到了朋友家里,礼物递到孩子面前,七岁的男孩很高兴,兴匆匆地接过去,咧着嘴笑着说,这是我想要的,谢谢阿姨!礼物送到了心坎上,送礼的我自然很欣慰。朋友笑着说:您花这钱干嘛?总是这么客气!说完又对一边正在打量玩具的孩子说,这回你可别半途而废了,一定要拼完。孩子答应着拿着礼物回房间了。看我不解的样子,朋友苦笑道,这样的玩具都有一箱子了,哪回都没拼完,都是半途而废,可气人了!听着朋友的抱怨,我惊奇地问:你们不帮他拼吗?“我们哪有时间啊?再说玩具不是需要他自己玩的吗?”朋友惊奇地回答到。原来如此,我大概明白了他家那一箱子废弃的玩具的原因了
现代的玩具,已经逐渐摒弃或者说是减少了那些象形的简单模仿类的玩具,而是更多的趋向于那些益智类玩具,虽然玩具商家很贴心的在玩具上标明了适合几岁的孩子使用,但是孩子的智商和动手能力以及安装经验都是因人而异的,这也就决定了玩具能否顺利安装成形的几率。而孩子的注意力时间又短,几次的失败后若没有家长的鼓励和帮助,那么可想而知,半途而废的结局并不出人意料。
现代教育提倡亲子活动,那么陪孩子拼装玩具如何不是最好的一项亲子活动呢?曾经带孩子拜访过一位成功人士的家庭,这个年长的朋友最引以为傲的不是他的事业,而是他对孩子的教育。他的孩子现在正在一个知名的大学学习设计。我们参观了他孩子的房间,一个整洁又很温馨的男孩子的房间,墙上贴着篮球明星的漫画,书桌上的老式电脑,窗边的书架,衣橱柜上摆列的玩具,与一般男孩子的房间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孩子的父亲却是很自豪的带我们到那些摆放的很整齐的玩具前很认真地给我们讲述这些玩具的故事。这辆卡车是孩子六岁时的生日礼物,那是他第一次出国买回来的礼物。是他和儿子的第一次合作的作品,相册里还有他们父子拿着这份作品开心的合照,而且以后每次孩子的作品成形都会有照片作证。我们翻看了相册,前几次照片里都有父亲的身影,后来就都是孩子自己自豪的笑容,说明是孩子自己独立完成的。看着这洋溢着爱心的相册,和橱柜里陈列着的一件件童年的作品,我的孩子眼睛里充满了羡慕的目光,我知道那又何尝不是一种对父爱母爱的渴望。
经常带孩子去买玩具,也见识过很多家长和孩子在玩具前吵架。有些因为价格,但更多的家长则是抱怨孩子对玩具的始乱终弃。特别是对那些需要自己动手的益智类玩具,很多家长抵触的情绪更多。每次我都会好心的分享那位成功人士的经验,有些人会接受,但大多数人会嗤之以鼻,或者抱怨自己没时间,没精力,亦或者更惨言自己也不会。对不会者就没办法了,但是对那些总说自己没时间,没精力的人我就不敢苟同了!真的没时间吗?那些我们拿来看手机,追剧,打麻将,约饭,撸串,撩妹的闲暇时间呢?
一个朋友从国外回来,谈起外国的教育问题,他说给他最大的震撼是外国人家庭都注重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陪孩子玩,带孩子玩,领孩子玩,和孩子一起玩,这不仅仅是爱孩子表达爱心的过程的一种体现,更是一份责任!国人注重爱心,但不注重责任!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的培养在学校,在社会,但更重要的是家庭,是有责任的父母!
当你满怀希望和憧憬去约订一个小生命的时候,你就约定了一份责任!爱他,养他,教育他,直到他长大成人,这份爱,这份责任也一直陪伴着他。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工作,比你的事业重要一万倍!你的成功,你的美丽都不及他重要。别让你的伟大有任何缺失,别让你的爱无处着落,别让你的回忆歉意满满!
我全盘照搬了那位成功人士的育儿经验,陪孩子买玩具,告诉他我们的经济能力每次能买玩具的限额,然后和他商定想买的玩具,和他一起了解玩具,组装玩具,给玩具编故事,再耐心的听他讲故事,包括听他讲动漫,再以后带他看小说,带他看足球赛,篮球赛,陪他买球服,买球鞋,看他比赛,买酷酷的时尚版马甲等等,从陪玩开始,一直到陪学习,很自然的走过来,我的孩子学习一直很优秀,没有补课,没看到啥叛逆期,直到他进了理想的大学,和孩子的关系一直很和谐。
我的育儿经验在我的朋友圈里是出了名的,但每次和朋友分享我的育儿经验,都是从陪孩子玩玩具开始讲起的。
陪孩子玩玩具,很简单,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