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就这些日子,54封信,没有任何线索,城市、地址、电话,通通都没有,联络不到他,就这些信。他告诉你又起晚了,便秘了,又看了一夜的球,隔壁饭馆的味儿又飘过来了,就这些。你不知道他在哪儿,你找不着他,可他在。”
去年十二月四日,第一次看《李米的猜想》,本来以为是一部悬疑片,看着看着却成了爱情片。前几天想看电影,却发现最近上映的片子没有一部想看,于是就又重温了一遍这部片子。
周迅饰演的李米,倔强到让人心疼,对爱情执着到偏执的地步,可是依旧让人放不下地喜欢她。影片开头,她眼神迷离空洞却坚定倔强地坐在车里抽烟,骂骂咧咧却又歇斯底里。她对坐她车的每一个乘客不厌其烦地诉说方文,一遍又一遍的拿着照片问他们是否认识照片上的人,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之后,对着车内挂着的方文的照片大骂:“你他妈怎么不去死啊方文!”
那一刻的她,在别人眼里,是一个神经质的女人。可但凡经历过那样漫长又不知归期的等待,或多或少都会变得神经质吧,就像有人说的:不曾站在原地守候的人,不会懂得站久了双腿都无法弯曲的滋味。
看惯了悬疑片,所以对于影片上半段李米被绑架的剧情,我并没有太多的感受,若要真说有,就是王宝强饰演的裘天水的朴实和痴傻,我甚至想见见他口中的小香。他为了一段或许并不存在的爱情,付出了漫漫余生。所以在出租车上时,我猜李米心中是为那个傻不拉几的小个子男人动容的,因为他和她很像,在兵荒马乱的荒原上马不停蹄的找寻那个叫做爱情的东西,像是扑向火焰的飞蛾,义无反顾。
让我哭出声来的是李米跟在方文身后复述信的内容,那些文字早已在她心里生了根,在每一个想他到无法自拔的时刻,那些文字似乎隐隐成为了连接他们无形的桥梁。
“八十三天。我打算回去了李米,我成不了他们看上的那种人,看来只能这么普普通通了。我真么用。是不是你也觉得我很没有啊?”
“二百二十一天。我快回去了李米,多多少少,我可以算得上一个有用的认了,我已经能够看到我们未来超市的样子了,你会原谅我吗?”
“四百三十天。我和以前不一样了李米,也许我已经成为了你父母能看得上的人,谁知道呢。昨天我从电视上看到昆明了,我突然一下哭了。你还在等我吗,李米?”
“七百零八天。告诉你一件事儿李米,几乎就变成了事实,今天早晨我去了机场,站在大厅里,那一刻思念像一条在草地上爬行的蛇。我突然决定回去。我买了机票,过了安检,一直走到登机口——最后我还是出来了,机票钱退了一半。我多想回去啊,你知道吗?”
她跟在方文后面,说着说着就泣不成声。
那些年月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一个的数字,可对于李米而言,是一天又一天分秒连着分秒的思念和等待。四年有多少天?一千四百多天吧。她咬着牙扔不下来时一个人默默哭泣了多少次?那54封信她看过了多少次?他在她每天生活的间歇里见缝插针地被想念了多少次?没有人知道。
如果曾经那般爱上过一个人,后来还能有正常的生活吗?我觉得难。
后来李米站在厨房里,把方文写给他的信一封封地放在煤气上,幽蓝的火焰慢慢变成橘黄色,她用这样充满仪式感的方式和过去的自己决裂。那一刻,或许她以为自己能够轰轰烈烈地再一次投入到没有方文的生活。
再后来方文真的从她的世界里消失了,她和一群朋友开着车来到一个饭馆门口时,大家笑着很快就跑了进去,李米边笑边在后面喊着等等我,突然就停了下来,靠在出租车上抬头看了一眼天空。那一刻的她没有了以前的偏执和倔强,却不动声色到让人觉得无比落寞。
或许在电影结局之前,我们都会问自己:如果我是李米,我会不会用四年的时间去寻找等待一个人?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也是人之常情,在这个什么都讲求快的当下,吃东西要吃素食快餐,出行能做飞机的绝不做动车,喜欢一个人恨不得越过七年之痒瞬间到老。影片中的爱情,太过于理想主义,毕竟在现实生活中,人一辈子能有多少个四年。所以我们的懦弱和不勇敢,似乎也可以被原谅,可是看到那个等的近乎偏执的李米时,我们还是会忍不住红了眼眶。
曾经我也以为,一个男人如果真的爱你,就不会那样不负责任地消失四年。可是当我看到结尾处方文留给李米的相机里的录像时,我改变了答案。如果我是李米,或许我会等。我不知道这样的答案说出来会被多少自以为看清了现实、时时刻刻权衡利弊打量着爱情的人所鄙夷,但坦白讲,我也不见得想知道。杜拉斯曾经说过,爱之于我,不是一蔬一饭肌肤之亲,他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这样的句子,对李米来说,是配得上的。
不管最终的结局是怎样,至少方文是爱李米的。在我看来,所有的等待值不值得,唯一衡量的标准就是爱还在不在。这或许也是我们大多数人所谓的标准,对不确定性太强的感情总有一种孤军奋战的无力感,因为四年的时间太久,不知道我们等待的那个人是否也在岸的那头眺望着我们。当某一天熬干了希望和耐心的汤药,定会头也不回地踏上另一个方向的船舶,走的时候顺便给身边的看客讲一讲这个漫长的等待故事,结尾时还不忘加上一句:我等的那个人怕是早已爱上了别人,否则不会这么久音信全无。感动了看客的同时,还给自己立下了一个痴情的贞节牌坊。
而李米之所以成为李米,就是她对这种不确定感的置若惘然。上面那个问题里,如果我们选择了“会等待”,是因为我们知道方文还爱着李米,可是李米不知道。她洗完澡在阳台上晾衣服的时候,她擦完头发点着一根烟的时候,她和蛮不讲理的剽悍乘客争执的时候,她突然内急匆忙下车冲进公厕的时候,她在马路牙子上换不好轮胎抱头甩手骂脏话的时候,有一双颤抖着按下快门的手和一颗拼命抑制住想要扔掉相机去拥抱她的心在不远处骚动着,这是方文爱她的方式,尽管并不是她想要的。
电影的结尾处,李米站在天桥上讲起了她和方文的曾经,她笑着说,说着说着就哭了。“我们上中学的时候相爱,后来一直在一起。我们成绩都不好,都没有考上大学,他爱看武侠,还有就是跟我谈恋爱。我们都不起眼,没有人在乎我们,高考结束那天,我们都很沮丧,那天我们也没有见面。他从考场出来,花了五块钱买了一张游泳票,在游泳池里呆了一个下午,明晃晃的太阳下,他第一次哭了。后来他就开始了出租车司机的生活。后来他跟我说,遇见我,是他长这么大最开心的一件事。”
嚷嚷了这么多年,或许我们内心深处还是相信并渴望爱情的,纵然如今已经不能把信任和期待完完全全交付于一个人了,但我们或许依旧和很多年前的那个小男孩小女孩一样。如今依旧相信真爱,但已不再期待自己能遇上了,毕竟世界太大群演太多,对的人之间隔着千千万万个不相关的路人甲,能遇见的几率微乎其微。遇见了,请珍惜。如果没有遇见,也正常,人一生会遇到约2920万人,两个人相爱的概率是0.000049,所以你看,那么多遇不到彼此相爱的人,不也要过完一生啊,一哭二闹三上吊,遇不到还是遇不到,我们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束野草,向阳生长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