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路翻上光头山

古人用语是极雅的,秦岭山中可以行人的小路,一般被称作翻山细路。

因为生态环境保护,如今沣峪的光头山是不让车上去的,但在鸡窝子的蛤蟆沟,却有一条细路可以走上去。

早几年徒步这条路时,草还很多,路还没个正形,如今一眼便可以辨认。看来从此徒步登山的人不少。

从西安出发,进了沣峪60里,把车停在鸡窝子川嫂农家乐,顺着房后面的细路,我们一行人就上山了。

先是碰到一名护林员,登记了我们的姓名,留下了我们的电话,叮嘱注意安全,别走岔道,同时保护环境,垃圾带下山。然后又碰到一群好像说着韩语或日语的登山客,他们走得极缓。

说着外语的登山客

从蛤蟆沟上到蛤蟆沟梁,这一路基本没啥岔道,只要顺着人走过的路往前,绝对不会迷向。

穿过了密林,海拔升起来以后,进到箭竹丛里面,高压电线塔就成了路边。顺着走,道路尽头就是电视台的射频发射台。

我们算走得快的,一路都是超越别人。不过,几名跑山者(山地跑爱好者)却超过了我们。前几日,他们组织了一场比赛,沿途留下了不少指示路标。今天特意过来,把指示标全部剪下来带走,行话叫“剪标”。设标、比赛、剪标,三趟就过去了。

跑山者

你在城里工作忙成狗,总有人在秦岭山中晃荡,看看山看看水,一天就惬意地过去了。都是一辈子,活法不一样。

从蛤蟆沟上来,约3个小时,就走到了发射台旁边。这地方还在使用,高墙大院,看不清里面有啥。大概就是些机器吧。

点对点远距离通信,最可靠的还是微波。利用微波进行通信,容量大、质量好,且还还可以传至很远的地方。

上到这光头山山顶的人,大多是为了找找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海拔2800多米的这个山头,也确实能够满足人们的这一欲望。远看群山,低低矮矮都在视野下方窝就着。近看脚下,一地的高山杜鹃呀,梦幻一般的紫色。

地上的高山杜鹃

每一回登顶光头山,无论山下是何种气候,都难以判断山上是风是雨。这一回遇见的是大雾,弥弥漫漫北侧南坡,放眼望去,茫茫的一片。气温还很低,先前的短衣短裤早就扛不住了,冲锋衣穿上也还觉得冷。

迅速逃离,沿着从发射台下到分水岭的沙石道路走。海拔迅速降下来,路边这松这柏就挺挺的,呈现在眼前。天也不像是在山顶那般雾气浓重,反倒露出好些蓝天白云来。身体也越走越热,汗珠子顺着往下滴。

路边林木茂盛

路边的大树上,有很多花绒寄甲卵的释放盒,回来一查才知道:花绒寄甲是天牛、吉丁虫等蛀干害虫的捕食性天敌,主要用于防治林业、果树钻蛀性害虫,譬如松褐天牛、桑天牛、云斑白条天牛、青杨天牛、双条杉天牛、光肩星天牛、星天牛等。

发射台到分水岭这条路,总共有30里,走下来大约也需要3个小时。沿途景色都很好,不过最好看要数王锁岩。这一截道路,是硬生生从岩石上砍出来的,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胆小者不敢停留。

王锁岩附近的道路

这一程,鸡窝子-蛤蟆沟-光头山-分水岭-鸡窝子,约四五十里路,海拔提升1000米,一般需要7-8小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们匆匆的走在这个世界上,总想探访每一个角落,总想努力就得到回报,总感叹时间过得太快,好多事情来不及做,就已经到了...
    M_AnAn阅读 274评论 0 0
  • 如果女友和妈妈掉进水里应该救谁,千百年来让无数男同胞饱受折磨,那么今天我就要帮你们解答这个让人害怕的问题 (1)为...
    余寒书阅读 1,639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