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年9月份,我在深圳10年了。像侯鸟一般,过年回一次家。这十年间,我从懵懂到成熟,在这个城市遇见三五知己,还有性格温和的丈夫。我想我的得到大于失去。虽然,按世人的眼光来看,我无房无车,并非成功人士。但,生活终究不是靠这些物化的东西来衡量。今天,说说我与深圳这十年间发生的事儿~
2006年9月-2008年10月 龙岗
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目的地是深圳。那时候动车还未开通。镇上有直达深圳的大巴,晚上出发,颠簸一个晚上,不塞车8-9个钟便到深圳。
到深圳的第一站是龙岗同乐。颠覆了我对深圳大都市的遐想。这里放眼过去是工厂,没有高楼大厦,马路也不整洁。因为当时的龙岗处于开发阶段,地铁正在修建。到处是交通堵塞……
对于无一技之长的我而言,要在这城市活下去,得赶紧会点糊口本领。好在并非是,举目无亲。堂兄帮忙联系了培训学校。开始从最基本的打字,还有办公软件学起。然后是CAD绘图软件。就这样,总算有一项糊口的本事。
就这样在堂哥的介绍下,进家具厂成为一名文员—每天打印文件、制作报表、收发传真。剩下来的时间一般都是自己的。这些闲暇时间,有的人用来聊QQ,有的人用来看电影,有的人因为离家近,跑回家做饭去了…
一开始,我百无聊赖。也聊起QQ。但终究觉得欠缺点什么。就这样懵懂的过了半年,迷茫的状态像一片乌云悬挂在前额。
后来,拉上高中同桌Y一起在家具厂上班,她做财务。然后我们继续报班学习。她学会计,我学英语。终于迷茫的状态暂告一段落。
办公室的空闲时间变成—我上班组建英语兴趣QQ群,Y做会计习题。在培训班学到的英语口语,和Y在宿舍怪腔怪调的对话着。
后来,Y考取了会计证,离开了龙岗。因为有朋友介绍她去世界之窗上班。就这样,我们分道扬镳。
办公室的Z同事,去过上海。认为去市区发展会好些,毕竟家具厂发展空间不大,出去闯闯,机会会多一些,于是动员我找Y去。于是,在我考完PETS证后,动身出发去南山。
小结:这阶段算是职场初期。感悟最大的是,想要成长,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会让你行动力更快一些!
2008年10月-2011年11月 南山
就这样,拉着简单的行李,揣着2K的存款抵达南山的白石洲,与Y合租。那时候房租650元/月。
然后,开始马不停蹄的跑人才市场,投简历。当时也没啥职场规划,只是想先稳定下去再说。一个星期后,我找到一份工作——电话销售文员。但工作内容比较杂:接电话,报价,接待客户,网站推广。
因为敲门砖本身就很少——没学历,没工作经验,缺技能。所以只能背地里都花点时间充电。因为敲门砖本身就很少——没学历,没工作经验,缺技能。所以只能背地里都花点时间充电。
这份工作相比文员的工作会更有挑战性,有些是我没接触过的。比如,电话里给客户推荐产品。一开始话都说不好,产品的价目完全不清楚。有一次,同一个产品的价格我问了3次。当时老板怒了,你问了这么多次就没记住?当时,心一紧,恨不得挖洞钻进去。过后把价目表带回宿舍,看了2天。再也没问过老板。
后来工作逐渐上手后,空闲的时间开始变多。开始自考,同时报了个SEO培训班。(因为那时还兼顾着网站推广,老板经常问,为什么我们,深圳+业务类的词,排名这么差?于是知道了有SEO这种推广方式)
也是在这阶段,我认识了我的闺蜜。她做事细心谨慎。对朋友真诚友善。都说女人善妒,我想自己极少有嫉妒她的心理,更多希望她能够过得好,有好的东西愿意与她分享,喜怒哀乐都一股脑儿和她倾诉,她像家人,但比家人更能懂你。在我低落时,她给我安慰,给我勇气。我一直觉得闺蜜是这个城市给我最美好的因缘际遇。
就这样,工作和学业都开始步入正轨。每年4次考试,学完SEO推广。也把业务类的词排名给做上去了。老板的业务开始扩张,对我的信任度也逐渐提升。开分店时,让我驻守新的阵营。只是当时市场环境不大成熟,最后新的阵营并没有很好的发展,最终以失败告终。
我也逐渐看清自己所在行业的局限性,以及渴求的成长开始变慢。于是提出了离职……老板几番挽留,但终究留下并非长久之计。于是坚定自己的想法,一路向前。
小结:
职场是需要你来解决问题的,所以你得有快速学习的能力,并快速的把知识变为技能,敢于投资自己。唯有如此,你才可能立足于职场。也是在这个阶段,我实现了从一口饭到一份工的需求变化。
2011年11月-至今 南山
我重新开始找工作,找的是SEO方面的工作。因为有相关的知识,和一定的工作经验。
就这样找到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它当时正处于发展初期,业务模式刚确定不久。就这样和公司一起发展着。不得不说,这份工作比起以前,难度更大:一来,要求技术够硬。二来,分工明确,并且有明确的KPI考核。压力瞬间袭来,多次想放弃。但又心有不甘,我是那么不愿意遇见一个坎就逃避,因为,属于你的坎,没迈过去,终究还是会再遇见。
就这样,咬牙坚持了下来。一起同行的同事,陆陆续续的离开。最后只剩我一个,后来,老大要回家生产。因此,扛起她的职责。开始带团队。
对,那时候的我,缺自信,缺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最可怕的是,还很自卑!
那阵子,天天晚上11点下班。最累的一次是,例假跟进产品通宵。虽个人很累,但团队带得乱七八糟。每次与组员沟通,都要提前打草稿。并且学不会分工。
但,人终究是要成长的。开始学着去倾听,去分工,学着去理解,学着不讲大道理,学着独立思考,学着授权,学着如何培训,如何搭建团队发展通道……
就这样,路开始慢慢走顺。这一路的艰辛只有经历过才知道,过去的那些都是小事,再往前行走,也许回头再看,也会觉得是小事吧。
也是在这一阶段,我在社群认识了几个比自己优秀的朋友,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优化自己的模式,提升自己的效率。也真正明白那句——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勤奋,做事更高效。
我更加明白,如果你想过得比以前更好,仅仅勤奋、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如果这两点都没做到,那么,你可能永远改变不了自己的生活。
小结:
成长,需要一次次的自我改革。同时,也需要合适的圈子。选择跳出舒适区,成长会升级,同时,交优秀的朋友,会让你发现不同格局,借用朋友的思维看世界……
最后,想说未来的路还很长。对于职场也好,生活也罢。无论哪种变化,能接纳并勇于面对,并付出努力,属于你的东西总会聚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