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这样的习惯,在微信上看到好的文章就添加到收藏夹里,想着随时可以翻阅?但事实上,收藏夹里的文章囤了一大堆,你连翻看的愿望也没有。或是就没翻出来再看过?
乱糟糟的收藏夹,碎片化的知识,就像凌乱的卧室,这个时候,你已经不想整理了,更别说学习了。
来到第二关,我们的章鱼哥会告诉你在这个碎片化阅读时代,如何去收集碎片化知识,在忙里偷闲的同时,还能找到并学到对我们有用的知识。
这章节,我想从两个问题出发,一、什么是碎片化阅读?二、碎片化阅读的正确姿势是?
首先,你真的了解碎片化阅读吗?
“我会每天睡觉前看看公众号文章,或是通勤时间浏览一些新闻,这不是碎片化阅读吗?”
那么,章鱼哥大概要问你了,那你记住了什么吗?有学以致用吗?
碎片化阅读不是说什么都学,而是有目的性地学习更多。碎片化阅读实际上就是在碎片化的时间里,以自己碎片化理解的方式去学习碎片化的内容。
首先是阅读的内容,比如,你想看本专业性或系统性强的书籍,像《世界上最简单的会计书》,那么碎片化的时间是不太适合的,会计知识连贯,还需要你花时间计算、思考,如果不是用较为完整的一块时间来阅读的话,相信我,第二天你再翻开这本书,又得翻到前面,花些时间才能联想起来。
所以,碎片化阅读,选取适合碎片化的读物和目标消化多少内容是很重要的。那么,是不是说我就不能在碎片化时间读专业性强的书?那也不是,我们可以将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这时,要引入碎片阅读的核心——概念。我们阅读时,只需要学习一些概念,再将它们进行整合。那么,具体的步骤呢?也是碎片化阅读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1.明确碎片化时间。你愿意利用那些碎片化时间来阅读呢?起床到上班前?晚饭后到睡前?通勤时间?各种事务的间歇和偶尔出现的空闲时间?其实,只要有明确方向,都是可以利用的碎片化阅读时间。
2. 收集并整理概念。概念可以是一张图,也可以是文字记录。并内化概念,要有自己的理解。我们可以用印象笔记将这些碎片化的概念和理解进行归类整理,现在很多APP都支持一键点击同步保存到印象笔记里,比如:微信、得到、网易。
3.建立概念间的联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一段时间学习过后,我们要在这些概念间建立联系,形成更为系统化的知识。比如,近期,我学习了关于时间管理的内容,我就可以在印象笔记里搜索相应的关键词:拖延、专注、计划、执行等,然后建立联系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其实,在碎片化阅读的这两个步骤中,也是一个提炼、链接和融合的过程。我们也要有所创新,创造属于自己的内容,而不是照搬他人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