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巴菲特的书,让我收获的不是如何投资,如何称为一个优秀的投资家,更多是一些看待问题的“原则”。
“与坏人打交道,做成一笔好生意,这样的事情,我从来没有遇见过。”巴菲特的这句名言常令人深思。过往的职场、商场,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纠纷,确实印证了“人品”的重要性。
巴菲特说:“导致股价低迷最常见的原因是悲观主义,有时是四处弥漫的,有时是对于一家公司或整个行业。我们喜欢在悲观的环境中做生意,不是因为我们喜欢悲观主义,而是因为我们喜欢悲观主义带来的价格。对于理性的买家而言,乐观主义才是敌人。”这段话在我第一次看到时就打算把它刻进脑子里,但深处这样一个信息化的环境中,不被“主流”氛围影响,真的很难,需要反反复复地修炼。
与上面这段话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巴菲特语录还有“要想获得超额回报,必须等到整个资本市场极其惨淡的时候。整个市场感到悲观之时,才是超额回报机会出现之日。”这种逆向思维的魄力让人震撼,而他几十年如一日奉行该信条的执行力更让人钦佩。
在此疫情当头之际,多少人迷茫的不知所措,不知道疫情何时结束的忧虑,不知道生意还否会欣欣向荣的困惑和犹豫,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更好的恐惧和焦虑。在此,依然借用巴菲特的观念,与大家共勉:“恐惧和贪婪,这是资本市场上时不时会爆发的两种具有超级传染性的病症,而且它们会一直存在。这两种病症发病的时间无法预测,由它们引发的市场非理性行为也同样无法预测。无论是其持续时间,还是传染蔓延的程度,均无法预测。因此,我们从不尝试去推测它们何时来,何时去。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是因为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每一个阶段都会给你不同的感悟。常读经典,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