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从红色起点走来,
将星星之火燃成燎原烈焰。
他们在民族危亡关头傲然挺立,
82勇士沃血中原,气壮山河。
他们是飞渡天险的尖刀利刃,
用忠诚与无畏吹响胜利的号角。
回望漫漫征途中远去的战火硝烟,
追忆战旗背后不朽的英雄史诗。
9月27日本周日晚17:54,《讲武堂》将播出《战旗猎猎向沙场》之《勇者无畏》(上),敬请关注!
本集邀请
军史专家卢勇
军史专家左月燃
历史学者萨苏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讲解员杨林曦
与主持人梁植一起为您讲述
中部战区战旗背后的光荣历史
201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式上,有一支方队格外引人注目。由100面鲜艳的战旗组成的战旗方队,列阵通过天安门广场。本期《讲武堂》将带您走近中部战区的三支英雄部队,去感受这支伟大军队的浴血荣光,聆听它迈向胜利的号角,探寻它红色征程的起点。
“铁军”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史上
有着极其独特的地位
它在北伐战争中屡建奇功
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
完成过亘古未有震撼世界的
两万五千里长征
这支部队的历史
可以说就是我们人民军队
发展的缩影
那么这支从红色源头走来的部队
它又来源于哪里?
如今的“铁军”旅
又是一支怎样的铁血劲旅呢?
1924年成立的大元帅府铁甲车队,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支武装力量,也是后来的“铁军”——叶挺独立团的前身。铁甲车队的训练内容与黄埔军校步兵科的内容大同小异,尽管铁甲车队只有一个加强连的兵力,但却在保卫以孙中山为首的广东革命政府、支援广宁农民运动、支援省港大罢工等斗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1925年11月
中共广东区委决定
以铁甲车队为基础
黄埔军校部分学员为骨干
在广东肇庆组建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12师34团
后改为第四军独立团
即叶挺独立团
至此铁甲车队完成了
它的历史使命
叶挺独立团走上了
北伐战争的最前线
自1926年5月出师北伐的半年时间里,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锋队,奇袭汀泗桥,大战贺胜桥,攻占武昌城,所向披靡,为其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称号。1927年8月2日,改编为73团的叶挺独立团与八一南昌起义部队会合。井冈山会师后,与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会合,成为后来红一军团的主力。
从红色起点走来的“铁军”,历经两万五千里长征,浴血抗日战场,决胜解放战争。九十余载的烽火硝烟,三千多次沙场亮剑,他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和平建设时期,“铁军”旅继承发扬“铁军”威名,先后参加了九八抗洪、国庆阅兵、2008汶川抗震和9·3胜利日大阅兵等重大任务。
刘老庄是苏北淮阴
一个普通的村庄
半个多世纪前
发生在这里的一场
和日寇伪军的激烈的战斗
将这个村庄
与“铁军”中的一个连队
联系在了一起
“刘老庄连”的82位勇士
面对着装备精良的日伪军
毫无惧色顽强血战
最终全部壮烈殉国
1943年3月17日,新四军3师7旅19团2营遭到日伪军包围,2营突围到刘老庄地区,留下4连掩护营主力撤退。4连总共82人,面对1000多日伪军的轮番进攻,他们毫不畏惧,最终全部壮烈牺牲。战后,陈毅用14个字来评价四连:“无一生还者,无一投降者,呜呼壮哉!”
点击观看电影《刘老庄八十二壮士》片段
“渡江模范营”
发源于皖南事变后
安徽定远组建的江北游击队
它在淮海战役中冲锋在前
歼灭了黄维兵团
五大主力之一的“老虎团”
渡江战役中
它作为先头部队
在其部队当中
第一个强渡长江天险
突破江面防御
大王庄是淮海战役中,双方必争的要点,守大王庄的黄维兵团第18军33团号称“老虎团”,全副的美械装备,非常骄横。“渡江模范营”前身部队凭借勇气与智慧,对抗敌人用火焰喷射器与坦克的轮番进攻,牢牢地控制住大王庄。此战之后,黄维兵团的核心阵地暴露在解放军的刀锋面前,几天之后就全军覆没,国民党在大陆的败局就此锁定。
1964年全军大比武期间,“渡江模范营”有一个班大放异彩,这就是全军瞩目的“徐国栋班”。当时有“南有郭兴福,北有徐国栋”的说法,那么徐国栋带兵有哪些过人之处?他又有着什么样的传奇经历呢?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CCTV-7《讲武堂》本周日播出的节目《战旗猎猎向沙场》系列之《勇者无畏》(上)。首播时间:9月27日周日晚上17:54。重播时间:下周一、周四、周六上午7:58。
下期预告
10月4日,《讲武堂》将播出《战旗猎猎向沙场》系列之《勇者无畏》(下),为您继续讲述中部战区的英雄部队的传奇历史,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