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十月十五,夜,月黑风高,风雪交加………。
蔡州城下,西北的狂风夹带着洁白的飞雪,纷纷扬扬,广阔的淮河冲积平原像被蒙上了一条白棉被,洁白无暇。天地间一片寂静,只有北风卷着蓬草,呼啸而过。
一条细长的银白色的长龙弯弯曲曲地向蔡州城奔袭而去,月光洒下,如一条闪着银光的锦锻,连绵不绝两千多米。那是一队雪夜奔袭的唐军,为首的便是宰相裴度手下的大将,李愬。
蔡州城内,叛唐的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以及他的亲军正在城内卧榻酣睡。他们全然不知,李愬率领的九千唐军已经开赴城下,即将在风雪地掩护下进攻蔡州城。
此时,李愬的九千人马已经全部兵临城下,将士们刚刚冒雪奔袭了六十里,士兵们粗重的鼻息化为一阵阵白气,散入了刺骨的寒风与飞雪之中。李愬同将士们一起伏在白雪之中,月光洒在铠甲之上,金属地碰撞声中透下刺骨的寒光。这支九千人的部队在无边风雪中像一团飞散的柳絮,而今又聚在了城下。
刚过四更,打更声从城内传出,又被风雪吹散。城外的九千将士纷纷拔剑,由李愬的得力干将李佑和李忠义带领,缓慢靠近城墙,再攀着城墙上的砖孔,一步步爬上城墙。
李愬注视着正在上城的士兵,城上的守军鼾声如雷。一步,两步,将士们紧张地攀登着,终于,李忠义一步跨上了城墙,提刀冲向把守城门的守军。
李愬心里为破城的士兵们捏着一把汗。雪越下越大,时间已近五更,东边的天空中泛起了一丝天青色。终于,一片寂静之中,巨大而沉重的城门嘎吱嘎吱的缓慢打开,露出漆黑的门道,军中一片寂静。城中缓缓走出一人,提着横刀,明光凯上溅满了血污。他踏过身后那沾着血迹的脚印,走出城门,站在漫天风雪之中。
李愬望见那人是李忠义,大喜过望,传令全军进攻。一时间,擂鼓与喊杀声惊破了风雪,士兵们踏着满地的白雪,冲下山坡,从狭小的门道内鱼贯而入,喊杀声连成一片。
天边已经微明,城内传来声声鸡啼,风雪越来越小,只剩零星几片雪花,飘飘洒洒。清晨的钟声已经响起,内城也已攻破,叛军依然在拒守卫城。九千大军围了卫城,轮番放箭,箭镞飕飕地划过寒风钉进卫城的城墙,卫城久攻不破。
天边的第一缕阳光已经洒向了广袤的平原,围攻卫城的士兵放起了大火,卫城的火烧红了半边天,映着东边的朝阳,灼烧着守城者的尸体。不多时,卫城投降,唐军的军旗插上了城头,唐军大胜。
李愬骑一匹白马,带着十几名卫兵,踏进了内城,穿过漆黑的门道。内城的街道早已在大火中被熏的乌黑,马蹄踏过溅满黑红色血污的积雪,横七竖八躺在道边的尸体已经青紫,又被士兵匆忙的拖开,随意堆在路边,在地上留下长长的血迹。李愬不多时便到了卫城,卫城的大火尚未熄灭,砖石已被熏黑,又被高温烧得开裂,而卫城却并未完全倒塌。士兵尸体被烧成了焦碳,黑烟混杂着难闻的恶臭遮天蔽日。城头飘着卫城士兵投降的一缕白绫。天空仍飘着雪花,却被火光与朝霞映得通红。
李愬久久地站在城前,泪水滑过他那被冻得青紫的脸颊,又浸湿了他那斑白纷乱的胡须。他想起了开元年间,那华美缤纷的霓裳羽衣曲;他想起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他想起了雁塔提名时,鲜花怒马,一日看尽长安花;他想起马嵬坡桃花落尽,花浪滚滚,一缕白绫,飞散无处寻。而今,卫城上又一次飘来白绫,并未飞散,却飘落人间。五十二年淮西之乱,至此,终矣。
冬夜,雪停风静,蔡州已破,淮西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