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尽量避免厌学导致的沟通失效——怎样与孩子沟通才有效3

        昨天给一个母亲聊天,表示孩子厌学,眼看到高三了,还整天想在外面耍,被老师说心野,晚自习也不好好上,学习上不去,愁死人了,一放假就打篮球、玩手机。主要原因是啥呢?情绪体验搞坏了,人生追求物质之外,就是心安。认知、态度、行为协调才会比较心安。

        开解她说:有两类孩子比较容易开心,第1类就是认为学习很重要。学习态度也非常好,平常好好学习,而且能从里面得到成就感。第2类就是认为学习不重要,学习态度不好,平常喜欢到处玩儿,玩一会爽一会,一直玩一直爽。第3类就是认为学习很重要,学习态度也很好,但是在学习里面得不到成就感。他就会觉得很困惑,慢慢的就没有什么正向情绪,于是就厌学甚至可能抑郁。厌学的主要原因有:

        1、上学之前的首因效应,很多孩子在7岁之前就由于过度早教,导致学厌了,,,所以小孩子应该多玩,而大学生才应该多学,现在国内教育都颠倒了,小学生多学。大学生大多玩。那么小孩子该怎么办呢?看他的体能和智能发展进行早期教育,尽量亲近自然,回归传统,多用生活进行早教,比如说带去买菜、开家庭委员会、全年预算汇报等其他提前社会化的活动。

       2、上学之后的末因效应:天天课业压力大,回家之后还挨唠叨,如果大家上班天天压力大回家还挨说挨吵,那不得天天吵架啊,但是孩子没得选,不上学不写作业就挨训,所以上学之后更容易厌学。于是有人倡导快乐学习,可是私以为这样也会导致孩子困惑,因为学习必然有它的枯燥性,练习是需要重复的,学习有熟练的过程,然后形成技能,过度提倡快乐学习同样会导致认知不协调,更容易不开心,,,    

        3、由于讨厌老师泛化到讨厌数学课的晕轮效应:厌学是孩子们永远绕不开的一个大坑,个人在高中时就遭遇了较为严重的厌学,由讨厌数学老师而引发的讨厌数学,数学成绩下滑很快,幸好那年高考数学很难,且有其他学科弥补,否则可能大学也上不了 。如果当时能有人及时关注学习成绩下滑、沟通、调整,数学成绩应该还是可以抢救一下。

        该怎么破呢,破解厌学可能很难写清楚,但是破解沟通低效问题很容易,就是要早早的建立与沟通相关联的正面情绪“心锚”,听起来难,但执行起来也不容易,需要把孩子当客户或领导,比如说在吃喝玩快结束时候谈事情,一般效率比较高,这也是大家喜欢组饭局和参加饭局的重要原因,,,如果遭遇严重的厌学或网瘾,就需要通过专业手法建立牢不可破的“心锚”,也可以通过潜意识沟通,主流包括催眠、NLP手法等。有人为了让孩子把正面心锚与书籍关联,就把零花钱夹在书本里面,让孩子自己去翻,偶尔在书柜再放点他喜欢的零食,久而久之,看到书本就油然而生的愉悦感。这也是为啥现在人们为啥那么喜欢手机,因为手机里面有红包能买东西,还能打游戏听音乐带来正面情绪体验,,, 


附录:“心锚”是一个事物或现象与某种情绪或心理状态之间的链接。心锚分为正向心锚和负向心锚,产生喜悦、兴趣、积极等情绪的心锚是正向心锚;产生厌烦、痛苦、沮丧等情绪的心锚是负向心锚。

首因效应:第一次留下的印象具有顽固性,无论对错,很难改变。 

末因效应: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

晕轮效应:某物或人或组织有一特别突出的特征,充分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导致人们只从这个特征的性质出发,对事物作出整体的判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一段感情最初的时候都是你侬我侬,卿卿我我,难舍难分,两个人恨不得一天24个小时都黏在一起,异地的也会随时掐着手机...
    小屁孩天生丽质阅读 117评论 0 2
  • 看似复杂的事物,其实总会找到一个头绪,然后将它们理清楚。就像一团乱麻,找到其中关键的一端,就能理顺。 作为“知识焦...
    女神计划阅读 591评论 0 3
  • --Tips:点击上方蓝色【ICT阿牛】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每天读书一小时,你就能超过90%的白领 每天读一篇阿...
    简书阿牛笔记阅读 4,573评论 0 5
  • 分屏 左右分屏 在普通模式下,输入: 也可以上下分屏: 实现左右分屏,效果如下: 控制左右分屏大小 在普通模式下,...
    Lee_5566阅读 1,16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