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很愿意被别人麻烦。
但当他们寻求别人帮助时,却生怕麻烦别人。
他们很难拒绝别人的求援,拒绝别人,自己便心生愧疚。
他们渴望爱,害怕不被爱。
他们善解人意,也很敏感,通过言行就能判别对方的感受。
他们为人热情友善,富有爱心和耐心。
但有时候却又会感觉到寂寞,会尝试着隐藏自己的悲伤和需要。
他们是谁?他们就是具有“助人型”人格的人。
助人型人格的人,对别人的需求很敏锐,却常常忽视自己的需求。在他们看来,满足别人的需求比满足自己的需求更重要,所以很少向人提出请求,害怕麻烦别人。助人型人格的人渴望爱,害怕失去爱,他们的内心有这样一个可怕的逻辑:如果不帮助对方,对方就不会爱我了,我要让对方满意。
下面就说说助人型人格的两个严重的问题:
1. 有条件的爱
一个人越在乎什么,就容易被这个东西绑架。助人型人格的人也一样,容易被爱绑架。他们在乎爱,渴望被爱,渴望被需要的感觉。同样,他们害怕失去爱,认为拒绝帮助等于拒绝爱。大多数具有助人型人格的人,都在小的时候缺乏关爱,或者得到的只是有条件的爱。
父母是否曾说过--你只要取得好成绩,我就会给你买什么。只要你完成什么,爸爸妈妈会带你干嘛干嘛。只有孩子做出了父母要求的行为,才能获得父母的关注和奖赏,这就是有条件的爱。
有条件的爱危害很大,会导致孩子无法形成自我价值感。孩子总会陷入一种恐惧,就是我如果不按照父母的要求做,我就不被爱了。这种感觉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无法形成自律,顺从父母的意志,从而失去了独立的人格。成年后的这些孩子们,很可能会牺牲自我为代价地付出,因为他们觉得爱是有条件的,只有付出和牺牲才能交换到爱。当自己拒绝付出,拒绝帮助别人的时候,也就拒绝了爱。
真实情况是这样吗?不是的。事实上,对于想利用你的那些"恶人们",无论你接受、拒绝他们的请求,都不会从他们那里得到爱,他们的眼里只有利益往来;而对于"朋友们"的请求,你能有余力帮助他们固然好。但实在没有时间,也可以拒绝他们。当然,你不能直接说”我没时间!“,而是要首先说出自己的困难,并为朋友的请求提供别的选择。比如,你可以说:不好意思,我这周手头的工作太多了,没有时间帮你了。你这个事情急不急,下周可不可以?急的话,老王可能有时间,你可以问问他。这样既交代了拒绝的缘由,又给朋友提供了其他的解决途径。朋友怎么可能讨厌你呢?
当然,上面讨论的是一种说话的形式,有点难于解决本质问题。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助人型的人认为爱是有条件的,是需要交换来的!助人型的人要改变这种思维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所以,一定要经常告诉自己,爱不是交换来的,小时候爸妈给你有条件的爱,是想”要挟“你成为更好的自己,他们不知道怎样的教育方式是正确的,怎样的是错误的。试着冥想回到小时候,原谅那个给予你有条件爱的父母,他们也不是有意而为之的。相信如果他们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他们一定也会觉得,你成绩考得不好,不好就不好,爸妈依然爱你,下次好好考就是了;你打碎了杯子,打破了就打破了,爸妈也依然爱你,下次注意就行了;作为一个助人型性格的人,要时刻记得:你之所以被人爱,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你就是你自己!你值得被爱!
2. 忽视自我
忽视自我的需求,认为别人的需求比我的重要,甚至有些人会认为自己不值得被尊重,从而具有较低的自尊感。
举一个有些女孩子曾遇到的案例,初中时女儿和妈妈一同去买衣服,妈妈说,你看老王他们家的闺女太不听话了,她妈妈给她买的衣服,她说不好看就不穿了,太不像话了。这潜移默化地向女儿传达了,你要听话,妈妈给你买什么就穿什么。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这样的小事多了就会压抑自我的需求,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我的需求是不重要的,我是可以被牺牲的,只要满足爸妈的要求就好。
这种思维模式的养成,会让孩子在成年后,过度牺牲自我、压抑自我的需要、贬低自我的价值,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怀疑自己,不能自我接纳。
这种思维模式是怎么养成的呢?
当你呱呱坠地时,还不会说话,只会哭和笑。你的所有意愿,都是通过哭和笑传达出来。你哭了,可能是饿了;你揉眼睛,可能是困了;你嚎啕大哭,可能是饿了+拉了。父母只能从你的反应来判断你的需求。这种状态被称为”共生“。当你成年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就试图冲破共生的状态。这个时候,父母就会”镇压“你逃离的想法,而你只有两个选择,突破或继续压抑。助人型人格的人大多选择了后者。
那么我们该怎么突破共生的状态呢?
首先就是接纳自己,正视自我的需求,我喜欢白衣服,就说出来嘛;我喜欢画画,就勇敢去画嘛;只要是道德和法律范围内的事情,勇于说出来,敢于去做。其次是良好的沟通,获得父母的支持。要让父母意识到,你已经长大了,你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和想法,你有能力选择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只遵从自己的想法和感觉,父母的意见也是要听的,但路还是你自己的。
相信在父母的保驾护航下,每个助人型人格的人都能走出精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