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手机不离手?小心诱发自闭症状!
如今,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网购、看剧、刷短视频、打游戏、聊天......手机几乎占据了人们所有的时间,倘若哪天出门忘带了手机,整天都会心神不宁,度日如年。
令人担忧的是,数码产品使用低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几岁大的孩子沉迷刷视频、玩游戏屡见不鲜,同样手机不离手的家长,会让孩子更加的随心所欲,失去家长管教的约束力与自制力。
因为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没有社交,孩子变得沉默寡言,逐渐封闭自己,久而久之就可能诱发自闭症状,危害孩子的一生。
孩子沉迷玩手机危害大,不能轻视!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过早使用手机,并且使用时间过长很可能会产生依赖,影响身体健康发育。一方面手机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辐射,对身心带来多方面的损害,出现记忆力衰退、睡眠紊乱、注意力不集中等健康问题,而且儿童颅骨厚度明显低于成人,容易受到辐射的侵害,受到的潜在威胁更大。另一方面,孩子长时间玩手机,运动量减少,还会阻碍身体发育,运动功能低下、脊椎变形等。
长期近距离玩手机,对孩子视力危害也非常大。据相关研究表明,孩子连续玩手机20分钟,视力平均下降到0.8以下(正常值1.0以上),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小于10秒为泪膜不稳定),平均每分钟眨眼7.67次,而正常情况下每分钟眨眼应在10-20次,否则眼睛将受到损害。
孩子沉迷玩手机,不仅严重干扰学习的注意力,还会让孩子意志消沉,日益堕落,精神恍惚。因为注意力无法集中,上课时常走神,搞小动作,学习困难,无法按时完成作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最终产生厌学、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除此之外,长期沉迷于玩手机,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与外界交流,性格也越来越怪异,时而脾气暴躁、冲动,时而抑郁、焦虑。注意力分散,对家长的话听不进去,记忆力下降,总是忘东忘西,做事马马虎虎,不在状态,很容易诱发自闭症症状。
孩子患自闭症,有哪些症状表现?
社交困难
主要表现为回避目光接触,对呼唤缺少反应,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不懂社交规则,难以建立友谊。
2、交流障碍
主要表现为语言理解能力差,语调、语速异常,语言表达差,交流表情、动作、姿势少。
3、行为刻板
主要表现为兴趣狭隘、单一,行为刻板重复,处理方式墨守成规,时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
4、情绪异常
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暴躁易怒,一些患者还会有冲动攻击、自伤等行为。
儿童医院儿童发育行为科刘天娇主任表示,孩子沉迷于手机,与家庭教育有关,改善孩子玩手机的不良习惯,家长要发挥表率作用,以身作则,合理控制自我和孩子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和次数,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一旦发现孩子因为长期沉迷手机出现自闭、情绪异常等不良症状时,需尽快前往专业医院就诊,积极寻找病因,进行专业评估,争取让孩子能早期得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