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被低估的40年!

中国首位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被低估的40年!

大家好啊,我是好奇小时哥,喜欢用大白话聊投资。


投资的真理与生活工作有时是一脉相承的,兼容并蓄的,也是相通的,投资来源于生活,也可以用于生活。



今天我们学习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女性科学家,她就是屠呦呦。



她出生1930年,现在已经九十多岁了,用毕生的精力从事中药和西药结合研究,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一些国家从此没有了疟疾。


她首先搜罗和阅读了成千上万的古代中医书籍,从中筛选出了200多种适合的中药,一个一个不断的尝试,从来没有放弃。


最后用自己身体亲自做药品实验,测试药品可靠性和安全性,


冒着生命危险,每天医生小心翼翼监测她的器官功能。真的是达到忘我状态。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该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几十年下来,一直默默无闻专注自己的药品研究,在自己的实验室埋头苦干,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一直到了2005年,美国的两位科学家才抽丝剥茧般挖掘出她的重大贡献…………


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她成为首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诺贝尔科学奖项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2017年1月9日获201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8年12月18日,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2019年5月,入选福布斯中国科技50女性榜单。


2020年3月入选《时代周刊》100位最具影响力女性人物榜。


…………





一位科学家,四五十年如一日,默默深耕自己的能力圈。没有急功近利,没有好大喜功,内心宁静,重复做一件事,一件事用一辈子做好。


她的贡献,她的付出,她的成就明显也是被低估的,而且整整被低估了四十多年!



小时哥觉得《史记》的司马迁,他的一生,他的才华一样也是被低估的。


刚写出来的史记被官方限制流通阅读。直到两千多年后的现代,才真正挖掘出他的作品的巨大意义!


他老爸就已经开始写史记,到了司马迁这一代,他也用一生的精力写好一本书。


期间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宫刑,用他自己坚强的毅力,坚持下来了。完成了旷世之作。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中,芸芸众生的一员,亦是如此。


何况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今天,有几千家上市公司里,优秀的公司犹如皇冠上的珍珠一般珍贵稀少,同样也有可能被低估的呢?


一样有些优质的,伟大的公司被市场低估中,而且很多是肉眼可见的低估。


我们有些人怎么就不愿意陪伴这些低估的伟大公司呢?


或许等到不久的一两年,也可能四五年,直到等他们高光时刻的来临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