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生活,带着满腔热血得跌落谷底
2014年8月2日,下午15:30,北京首都机场航班落地,我终于踏上帝都这片土地,开启自己全新的职场生涯,公司很周全的安排车辆来接机,与我同时落地的还有另外两名管培生,不同的是他们分别是从贵州和湖南调动来北京的。
坐在前往公司宿舍的车上,一路望着急速向后切换而去的风景,突然心生感慨,北京与我想象中的并不大一样,想象中,北京应该到处楼宇林立,而我们的车辆驶过的风景能看到的高楼屈指可数,后来我才明白,东城与西城,北边与南边的城市规划时间并不相同,另外,由于楼层限高,在帝都的地下,另有一片天地,里面是北票人的聚集地,藏着几千万人的梦想与执着。我们被安排的是集团旗下酒店公司的员工宿舍,跟像是90年代的学生宿舍,上下铺,每一间住下4-6个人,多余的床架便被用来摆放行李。就这样,开启了我的北漂生活。
第二天一大早,便和另外三名管培生一同到集团的人事管理中心准备向集团的人事领导报到,我一直以为自己只是来人事中心向领导打个招呼后便会被安排到集团旗下的购物中心北京总公司开始新的工作。因为我们这一批管培生需要经历为期半年的轮岗位才会确定自己的具体岗位,在来之前我们收到的消息也是集团领导将我们调往北京轮岗,让我们尽快报到,并没有具体说后期即将定岗的岗位。不过从报到的那天开始,领导便没有让我们再去其他产业公司轮岗的意思,而是将我们留在人事管理中心学习培养。而我,也就是这样正式踏入人力资源从业者的序列。
在当时的情况看来,能够被调往总部学习和工作可以说是非常惹人羡慕的,全国122名管培生中,除了我,另外还有3人也被调到人事管理中心。因为集团旗下有60多家子公司,人事管理中心的职能是需要与所有子公司的人力资源及行政部门对接,按年度推行集团重要的人事及行政政策,人事管理中心按照职能做了部门拆分。招聘及重要人事公文流转所在部门称之为人力资源部,集团各类培训体系搭建分立为培训部,其余的行政,薪酬,绩效以及员工关系统一称之为综合部。
我们4人,其中2人被安排在人力资源部,跟着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学习,另1人去了培训部,由培训总监培养,我则被安排在综合部,直属领导是综合部经理,第二年综合部便被拆分成为绩效发展部和事务部。不过,这是后话。实际上,一开始,我对于这样的安排,内心落差感特别大,因为在学校期间,我的学生工作经验一直都是与公司市场部门打交道,属于一线部门,自己的性格也更为外向,更适合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到北京后,被安排在较为二线的人力资源部,其他人都是由总监直接培养学习,而我直属上级虽然是综合部经理,但实际上,在接下来近半年的时光里,我是跟着经理助理,而这位经理助理负责的工作是更为二线的行政类工作。每天的工作则是跟员工宿舍管理,办公用品申购与管理,库房各类货物管理相关。看到这里,大部分人应该能够预想到,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跟办公用品,库房整理以及盘点一类的工作打交道。
在公司里,大家都习惯称呼这位综合部经理助理为L姐,2000年左右,便跟着领导从福建调职至北京工作,那个时候的集团在整个地产行业内并不算知名,谁也想不到北京的这一城,让集团在行业内声名大噪,更为集团在6年内便成为全国500强,地产界前十强奠定坚如磐石般的基础,L姐便是这一时代蜕变的见证者之一,但可惜的是L姐属于后知后觉派,在职场上并无大智大慧,十四五个年华走来也只晋升到经理助理的级别,原本入司比她晚的人步步高升,大部分已经成了她的上级,从经理到集团总经理级别干部不在少数。
从L姐身上学到的最大的优点就是执行力超强,做起事情风风火火,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晋升到干部,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她乐天派,后知后觉的性格特点,在职场上总是抱着一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在领导给她安排任务的时候,几乎不去思考领导的意图和做事的方法便一股脑的扎进去,最终等到的往往是领导不满又无奈的指责。跟着她学习的近半年的时间里,我也好几次被牵连其中,内心无奈又无从反驳。
在综合部学习的第一天,其他几位管培生一般都会得到负责培养的领导额外的关怀和照顾,那天下班后,我并没有像他们一样直接回宿舍休息,而是跟着L姐一间间的走访了集团的每一间员工宿舍,也正是在那一刻我才真正见识到京城的“蚁穴”,因为北京的房源特别紧张,集团的员工基本都住在小区的半地下室,虽然在半地下都有个小院子是直接可以看到天空,但是每一套房子里都横七竖八的隔断,半地下的环境经过十几年的人来人往,早就破旧不堪,随处可见布织在墙角的蜘蛛网,上面还挂着几只昆虫的残骸,而蜘蛛网的主人早已不见踪影,粉刷的石灰墙或是受潮脱落,或是被油烟熏得焦黄发黑,隔断过的走廊灯光枯黄昏暗,你不知道下一次按下开关是否它们是否还能亮起,七零八落的电线像是一张巨大的蜘蛛网编织着“这座城”的通信和电力系统。
我突然意识到,为什么我们来北京后集团领导并没有安排我们入住这里,而是安排我们住在集团下属酒店的员工宿舍,虽然是上下铺,但好歹是在地表之上,独立卫生间,独立阳台,还算干净齐全。也或许是怕我们刚来会被这样的半地下环境吓跑。要知道在福建别说是半地下,就连一层也是要架空,往往作为停车场使用,而人,则是从二层起居住的。因为福建沿海,一层过于阴冷潮湿,住久了往往容易得风湿类疾病,北京的空气要比福建干燥不少,即使是住在半地下,如果不是连续下雨的天气,对于南方人而言也会感觉很干燥,刚来北京的第一个人大多数南方人早晨起床洗漱都不免流几次鼻血来适应北京的气候。
住宿条件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来说,并过多的计较,大学刚毕业,我更看重的是这家公司能给我的平台,大学生活一路走来,我对自己的能力向来很有信心,我相信自己能够在未来的5年内快速成长,可生活却总喜欢跟我们开玩笑,其他3位管培生要么在培训总监的吩咐下跟着培训经理写课尝试自己讲课,要么跟着人力资源总监讨论下一届校园招聘的方案。只有我经常是从早上到集团上班便一头扎进库房,重新整理已经被L姐堆积得像迷宫一样的库房,再从库房出来的时候,便以接近下班的时间。有几次累的在库房中躺在杂货堆中睡着,因为我知道,即便我睡一个下午也不可能会有人愿意到这里来。甚至有几次我开始出现自暴自弃的念头。
3个月的时间转眼便过去,北京的夜晚开始变长,一天下班的路上,站在自己每天都会经过的天桥上,看着脚下一道道划过的车灯,各种苦涩涌上心头,我感觉自己日子过得像是一台没有灵魂的机器,上了发条便开始运转,到了酒桌场合便跟着气氛陪笑。这样的生活让我开始迷失,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自己还能忍受多久,如果真的无法忍受,自己又能做些什么。内心无数个声音告诉我,要转变改变这样的状态,可回到现实又被生活揍得青紫相连。
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绝地反击的机会
生活像是一条绵延起伏的曲线,当我们跌落谷底的时候,便是向上攀升的最佳时机,也正当我最低落的时候,一个消息让我看到了转机。
2014年12月24日,集团要组织一期管培生述职会,北京各个分公司的总经理都会来参加,验收我们这半年来的学习成果。意识到这样的机会对我来说太重要,我必须要把握住,这一次述职,每个人都要做一份PPT和一段10分钟内的演讲,想要在这次述职中脱颖而出,我必须要在两个方面做得足够出彩。
1.PPT版面足够美观,内容足够精炼有货;
2.演讲落落大方,抓住重点,突显工作业绩和能力。
从收到半年度述职消息的那天起,我就开始上网搜索各类PPT素材,最初我的想法很简单,想尽可能的搜索一些精美的PPT模板,没想到的是这一次行动,为我接下来的快速晋升埋下了伏笔。
在我埋头收集各类PPT模板期间,视野完全被另一个世界打开,原来PPT可以制作帧动画,可以用动画做成自己的履历,做出动态可变的卡通图表,还可以抠图,甚至还能用PPT画真实世界中的人物。“高手在民间”,这句话一点也不假。要知道在我最初的认识中,PPT不过是用来堆砌文字和寻找好看配图用以展示的工具,每次提到要做PPT,我就心生厌烦。而这次的检索经历,完全颠覆了我对它的认识,没想到PPT竟然可以玩出这么多花样,让我深深为之着迷。
于是,我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PPT学习到精通水平,也庆幸在当时的情况下,公司上班作息时间十分规律,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半准时上下班,让我有了充足的时间在业余时间来学习,回忆起当时的自己,就像是一块干涸已久的海绵掉入一面平静如镜的水潭之中,无论泥沙还是水分,照单全收,开始疯狂的学习之旅,下班到家差不多六点半左右,便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脑开始搜寻各类PPT好玩的教程,加入论坛,进PPT兴趣QQ群,报名各类线上大咖直播,经常是从坐在到脑前到躺下睡觉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一点,甚至在一些周五的晚上,为了做出一套复杂的PPT动画,反复琢磨,调试,终于做出来的时候,抬头一看窗外,已是晨曦时分,舍友们还在各自的床上传出均匀连贯的呼噜声,但在我内心,完成作品的成就感和激动的心情恨不得跳到他们的床上蹦个迪,当然,最终理智还是阻止了我,选择在朋友圈里发个小视频便躺下睡去,等着再醒来时可以看到几十个点赞。
发过几次朋友圈之后,同事们陆续都知道我在学习PPT,也开始有人认可我的作品,甚至在当时的管培生圈子中,我开始听到,已经有人在期待我在述职会上的展示。
虽然自己在PPT上的技能每天都在快速进步,但我心里很清楚,再好看的PPT也不过是为演讲锦上添花,并不能雪中送炭,对于领导来说,述职更看重的是我在这半年学到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这半年过程中,我逐渐总结出职场中高效工作的规律,对于初入职场的白领来说,现在看来仍然觉得并不过时。
复杂的工作流程规范化;
流程的工作简单机器化;
重复的工作模板复制化。
这三句话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恰恰也是这三句话,让我快速的在职场中突显出来,我承认,在职场中我不算最勤快的那个,不喜欢做麻烦,重复又琐碎的工作,但这些事情似乎是大多数初入职场人的必修课,不同的是,有些人很快便能摆脱这种环境进入到更高层级的工作领域,也有一些人也许在很长时间内都会被这样的状态缠绕,一边厌烦的抱怨,一边又不得不无奈去面对,像是将自己卷入旋涡,竭力挣扎又无法逃离。
L姐在集团负责了多年的库房管理,但是她一直没有摆脱琐碎又耗时的工作,归根结底就是没有建立系统化的销进存管理台账,所有的物品完全存储在她的“超级大脑”之中,有时候不得不佩服她的记忆力可以把过百种库房物品存进记忆,但很快我就发现这样的记忆库并不可靠,因为常常会出现记忆混乱甚至是失忆的情况,在不同的库房角落经常能看到被她随手堆放的物品,但因为她的失忆,误以为这类物品已经用完,从而重复申购,在某天收拾其他物品的时候又突然多出。
这也是为什么让我跟着L姐工作的第一阶段,我大部分时间都把自己锁在库房里,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不重新整理库房,搭建库房管理台账,那么很快我便会陷入跟她相同的境遇,一边勤奋的工作着,一边还得面对领导的职责又无力反驳,最终让自己也陷入漩涡之中。
在跟着L姐学习的半年中,后面几个月薪酬组逐渐开始让我学习处理考勤数据,因为公司的管理体制较为严格,每天需要进行4次考勤打卡,每个月都需要处理各类休假数据,在当时的情况下,考勤补卡还只能通过最传统的纸质单据补卡,导致每个月末都会收到厚厚一叠的考勤补卡和休假单据。
在我接手考勤数据处理工作的那天,我了解到,每个月为处理好考勤数据,都需要进行两天的核算,因为是人工核算,数据还需要反复校验,处理起来特别消耗视力和精力,于是我的思路是先了解原来的处理方式将工作完成,然后再逐月构建自己独有的工作方式,在我将手上的考勤数据处理交接给另一位同事的时候,我已经编写出一套Excel的VBA小程序植入到她的电脑中,每月从考勤系统导出的数据只需要一键便可批量处理并绘制出考勤数据表。
我们的大脑容量是有限的,一旦被一个模块占据,留给另一个模块的空间也就变小,我们的大脑应该是用来进行系统化思考,而不是用来批量记忆和消耗。在执行力相同的情况下,构建思考力型的大脑会比构建记忆型的大脑显得更为活跃也会在职场中更有优势。
上台演讲对我而言并不算一件难事,这也要感谢在大学期间足够的台上演讲经历,这次的述职整体表现也得到在座领导的充分认可,两个月过后,人事管理中心综合部被拆分为绩效发展部和综合事务部,而我则是定岗在绩效发展部,开始向薪酬绩效方向学习,指导我的人员也不再是L姐,而是薪酬绩效经理。至此,我终于摆脱每天与库房打交道的日子,完成第一次职场转型。
在第一年结束的时候,顺利晋升会薪酬绩效主管,也正是满1年的这一天,集团培训总监将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下个月会举办一期10天的集团精英主管培训,我们想将办公软件培训放在最后一天,我们想让你作为讲师,你有信心吗?”
当时我内心第一反应是,震惊,紧张,兴奋,我极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总监说了一个字“好!”,越是严峻的挑战对我而言便是越好的机遇,一个月后,我们再一次聚集在集团的培训基地,不同的是,这一次,我站在了讲台上,成为集团最年轻的主管讲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