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一花一世界。”
(一)菊之高洁
东晋末年,陶潜立于庐山之下,秋日傍晚,天高气爽。
他“结庐在人境”,但没有尘世喧嚣,别人都好奇他为什么能这样?“心远地自偏”罢。莫不是菊之高洁?
早晨,他走到田间整理杂草,到了晚上“带月荷锄归”。莫不是菊之坚守?虽然“豆苗稀”而草“盛”,但他都乐于劳作,其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中午温度渐升,他走到家园东旁篱笆之下,采起几朵菊花,对于自饮。莫不是菊之悠然?其栖于南山之下,“悠然”见诸南山。
(二)梅之傲骨
元朝末年也曾出过嵚崎。
那年,他说:“河水北流,天下将大乱” ,后农民起义,天下四分五裂。
时,他在自家洗砚池,叹时运而诞下千古绝唱。
没不是梅之高洁。免疫身为围观与世无争,自小独自画荷、画梅?可是人为何称他王参军呢?
而又没不是梅之隐逸?冕多次为请之官,民事组下降,他却偷偷连夜逃往会稽山中,拒元之厚禄,明之万福?
我想,也只有傲骨之人才能“只留清气满乾坤”吧。
(三)藤萝之盛
80年代,宗璞先生正在向前走着,突然,被一丛茂密的紫藤萝吸引,驻足凝视。
“从未见过开得如此盛的藤萝”藤萝开得十分辉煌,洋洋洒洒地开了一藤。有银光的迸溅,有梦幻的香气,如一条流淌的瀑布,至此,光、影、水、气交错变换。
这莫不是藤萝之生机?先生对于死亡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就被这光辉给带走了?
记得学校里也有一藤藤萝。一日,它盛开老师便领着我们朗诵《紫藤萝瀑布》。在千灿阳光之下,开的粲然。藤萝之盛,仿佛世界都如此灿烂盛大。也只有这紫色香气才能带给人以梦幻。
那天,老师告诉我们:“塔高香自远,坝阔花竞芳”。
花一样的世界,花一样的未来,生命的叶子,永远不会枯黄腐烂。愿你我的明天,如花香一般美丽、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