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开学时间被推迟,这一届的高三毕业生有了最为奢侈的假期,本应在学校备考复习的他们,已经被困在家两个多月了,想想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早已经深陷备考的深渊之中,苦苦坚持。
这一届的考生太难了。因为疫情,他们被迫在家学习,少了学校的铃声,老师的监督,考场的肃静,多了很多自由的时间,玩手机,看电视,吃零食,睡懒觉等随心所欲的行为不会少。同样错过了很多较为正规的测验,考试。作为一名高三生的姐姐,我默默为妹妹的高考而担心。
心里干着急!真的,近来我不时给妹妹解答问题,不是她拿问题来问我,而是我自己主动去问她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我真的太忧心了,她此时的学习状态真的无法言语了,基础太差了,好像什么都不会,又不主动问老师问我!只是一整天躲在房间里自个儿“忙碌”,我很怀疑,她从早上七点忙到晚十二点,中间解决一下温饱问题及生理问题外,真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是其实没有学到什么知识。
数学公式记得不会用,重要的知识点不记得,缺乏罗辑思维,头脑混沌,写题顺序错漏,我真的服了。感觉高中三年,她只学了一点皮毛而已。唉!我只有空叹息了。
不禁让我想起当年那个勤奋努力的自己。从小学到高中多年的学习生涯,可以这样说:我不是在问老师问题,就是在去问老师问题的路上。从小问到大,其中的益处自不必说,只是妹妹甚至很多同学都不会明白,问老师问题这件事就相当于请家教,为你答疑解惑,只是它还是免费的,多划算啊。
犹记得,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已经开始频道往数学老师办公室跑了,我不怕老师说我那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我更乐意多次向老师请教同一个问题,因为我不懂,就会强迫自己一定要弄懂。
初三刚开始学化学的时候,觉得化学还挺简单的,只是,每次都考八十多分左右,看着同在前列的同学都能看九十多分,我很是不服。于是乎,我暗下决心,开始勤学化学,每天都会做大量的题目,遇到不懂的就跑去老师办公室,探个究竟!后来感觉自己着魔了似的,“鬼迷心窍”地疯狂迷恋化学老师,而他是一个样貌非常一般,戴着眼镜的中年男老师啊!每天我都会找各种题来做,专门找那些看起来比较难的题,遇到不太懂的,我心里就会暗自激动,就为了能够再次去老师办公室。我竟然是为了问问题而做题,为了见到老师而做题。相比较于妹妹,还有现在的学生,或许真的无法比较吧。
前些日子,和闺蜜谈到这一届的考生,我们有一致的认同:这一届的学生学习真的没有那么努力,那么拼命了。以前,我们会在教室熄灯后,借助走廊的灯光多记几个单词;会在寝室熄灯后,会躲在被窝里打开手电筒看书、写题、背诗;会在起床铃声打响之前偷偷起床,随便扒拉点东西就跑上教室开启忙碌的一天;会在午休铃响后,仍用一半的休息时间来做题,而后匆匆睡下匆匆入梦,只为给下午留点精神来上课……
过去那个勤奋又充实的时光,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回忆:是美好,是压抑,是坚持,是喜悦…是酸甜苦辣咸的过去造就了填志愿时的底气,我们有了更多选择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