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规矩,先写文字版,最后是图片版。
(19)保代第二章之股份支付
定义: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股份支付的特征:
(1)股份支付是企业与职工或其他方之间发生的交易:只有发生在企业与其职工或向企业提供服务的其他方之间的交易才行
(2)以获取职工或其他方服务为目的的交易
(3)股份支付交易的对价或其定价与企业自身权益工具未来的价值密切相关:股份支付交易与企业与其职工间其他类型交易的最大不同,是交易对价或其定价与企业自身权益工具未来的价值密切相关。在股份支付中,企业要么向职工支付其自身权益工具,要么向职工支付一笔现金,而其金额高低取决于行权时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股份支付的四个主要环节:授予、可行权、行权和出售
授予日:是指股份支付协议获得股东大会批准的日期。可行权日:是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职工或其他方具有从企业取得权益工具或现金权利的日期
等待期:从授予日至可行权日的时段,是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的期间,因此称为“等待期”。
截图来源:东奥会计网
http://www.dongao.com/zckjs/kj/201507/250175.shtml
股份支付工具的两种类型
分类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概念企业为获取服务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作为对价进行结算的交易。最典型的是股票期权企业为获取服务承担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支付现金或其他资产义务的交易。最典型的是现金股票增值权。
确认和计量以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不确认其后续公允价值变动。
对于换取职工服务的股份支付,企业应当以股份支付所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数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其他资本公积。
对于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提供服务的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将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
借:管理费用
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换取其他方服务的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原则:企业应当以股份支付所换取的服务的公允价值计量。
企业应当在等待期按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确认成本费用和相应的应付职工薪酬。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并在结算前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和结算日对负债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将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等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应付职工薪酬
会计处理借:管理费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各个时点会计处理原则
1.授予日:除了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外,企业在授予日不做会计处理。
2.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将取得职工或其他方提供的服务计入成本费用,同时确认所有者权益或负债。
(1)对于权益结算的涉及职工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不确认其后续公允价值变动。
借:管理费用等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授予日公允)
(2)对于现金结算的涉及职工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确定成本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
借: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公允)
3.可行权日之后
(1)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
行权时:
借:银行存款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股本(或库存股)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 )对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确认成本费用,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公允价值的变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行权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等
后续公允价变动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负债公允价上升)
贷:应付职工薪酬
回购股份进行职工期权激励
(1)回购股份
借:库存股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款项)
(2)确认成本费用
借:管理费用等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职工行权
借:银行存款(企业收到的股票价款)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等待期内资本公积累计确认的金额)
贷:库存股(交付给职工的库存股成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