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有人叫我去聚会时,我都会在脑袋里面演算一下路程,想想会花费多少时间,到了之后该聊什么话题,然后综上所述做出决定。会不会觉得我想得太多了?但这就是我的常态,有时候不去是因为真的不想去,有时候不是不想去而是觉得闹得太累了。
换做以前我肯定笑嘻嘻的跟着去,人都喜欢热闹嘛,况且那时候我还天真烂漫不懂事。直到,我遇到了毒舌的很烂的陌生男生,遇到了就是看我不顺眼的人,遇上了没人理我的尴尬,总之,聚会就蒙上了一层层灰。后来就不愿意去聚会了,因为有三观不合的人,聊起天来好奇怪,因为说的话题跟不上,不说话玩手机好奇怪。于是我就推掉了好多聚会,用各种理由(请别揭穿我,,)去请假,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没说出来罢了。
扯远了,这次是有事情要商量,要去开会谈一下具体事宜(其实就是吃吃喝喝顺便商量下,说得这么严肃,,)。晚上我从图书馆出来,就往聚会地点赶,一路上我想着如果人太少我就晚点再进去,不然多尴尬啊。
等真的坐在那里,我就像变了个人一样,开始编段子笑开始各种小动作逗,看奇葩的教学视频,看bigbang的舞蹈视频,分分钟蹦起来,笑得最嗨的肯定是我,闹得最疯的也是我。要是能回放记忆,肯定能看到我的各种销魂笑,这样看起来我才是那个迫不及待要聚会要嗨起来的人。
我甚至还想,时间再慢一点就好了,我还想多笑会啊。哇,你们别急着走啊,再聊会啊。天哪,这么晚了啊,那我们还是回去吧。
为什么我变化这么大?嗯,这大概是这段时间来学得最多的一点--接受差异,不互相指导。
诶呀,就算是老朋友也会有不同啊,我看不惯她吃东西的样子,她看不惯我什么都不会的傻逼样,换做以前肯定要指手画脚一番。长时间的相处才发现,有的东西很难改变的,就像她喜欢吃米线放醋和麻油,我喜欢什么都不放。所以干脆不管,都包容掉就好了。
三观不同那就找相同的那几点,是什么气氛就跟着玩,当然咯如果实在不想去那就别去,我只是想说,别推开潜在的快乐和包容的乐趣以及碰撞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