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2每日美文阅读和英语学习(第335天)

英语学习


The Story Behind the Brooklyn Bridge

In 1883, a creative engineer named John Roebling was inspired by an idea to build a great bridge connecting New York with the Long Island.

However, bridge building experts thought that this was an impossible project and told Roebling to forget it.

But Roebling could not ignore the vision he had in his mind of this bridge.

After much discussion and persuasion he managed to convince his son Washington, an engineer, that the bridge could be built.

The father and son developed concepts of how it could be completed and how the difficulties could be overcome.

After that, they began to build their dream bridge.

The project started well, but when it was only a few months underway a tragic accident on the site took the life of John Roebling.

Washington was also injured and left with a certain amount of brain damage, which made him unable to walk or talk.

Everyone had a negative comment since the Roeblings were the only one who knew how to build the bridge.

In spite of these difficulties, Washington was never discouraged and still had a burning desire to complete the bridge.

It seemed that there was a message for him not to give up. Suddenly an idea hit him.

All he could do was to move one finger and he decided to make the best use of it.

By moving it, he slowly developed a code of communication with his wife.

布鲁克林大桥背后的故事

1883年,一位名叫约翰·罗布林的创意工程师受到了建造一座连接纽约和长岛的大桥的灵感。

然而,桥梁建设专家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的项目,并告诉罗布林忘记它。

但是罗柏林不能忽视他心中对这座桥的憧憬。

经过多次讨论和劝说,他终于说服了他的工程师儿子华盛顿,相信这座桥是可以建成的。

父子俩形成了如何完成和克服困难的概念。

之后,他们开始建造梦想之桥。

这个项目开始得很好,但当它仅仅进行了几个月时,现场发生了一起悲惨的事故,夺走了约翰罗布林的生命。

华盛顿也受了伤,脑部有一定程度的损伤,这使他无法行走或说话。

每个人都有一个负面评论,因为罗布林夫妇是唯一一个知道如何建造这座桥的人。

尽管有这些困难,华盛顿从未气馁,仍然有完成大桥的强烈愿望。

似乎有个信息要他不要放弃。他突然想到一个主意。

他所能做的就是移动一根手指,他决定充分利用它。

通过移动它,他慢慢地形成了与妻子沟通的密码。


Then he used the same method of tapping her arm to tell the engineers what to do. The project was underway again.

For 13 years Washington tapped out his instructions with his finger on his wife's arm, until the bridge was finally completed.

Today the Brooklyn Bridge stands in all its glory to the victory of one man's determination not to be defeated by circumstances.

Often when we face obstacles in our day-to-day life, our hurdles seem very small in comparison to what many others have to face.

The Brooklyn Bridge shows us that dreams that seem impossible can be realized with determination and persistence, no matter what the odds are.

然后他用同样的方法轻拍她的手臂,告诉工程师们该怎么做。工程又开始了。

13年来,华盛顿一直用手指在妻子的胳膊上敲打着他的指示,直到大桥最终完工。

今天,布鲁克林大桥在它所有的荣耀中为一个人不被环境打败的决心的胜利而立。

通常,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障碍时,与许多其他人必须面对的障碍相比,我们的障碍似乎很小。

布鲁克林大桥向我们展示了,那些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只要有决心和毅力,不管有多大的可能性,都可以实现。


美文阅读笔记

㈠什么叫修行?下定义是容易的,做起来却很难。难就难在,很多人一上来就走偏了。怎么走偏?那就是一说修行,就忙着找书籍,找导师,找讲座,找寺院,找“仁波切”。本来找找也可以,但我要立即作一个提醒:修行的关键,不在于吸取,而在于排除;不在于追随,而在于看破。


排除什么?排除大大小小的“惑”。


看破什么?看破大大小小的“惑”。


先说“小惑”。那就是我们平常不断遇到的疑惑、困惑。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一段段实际的障碍,等待我们一一解答,一一通过。再说“大惑”。那像是一种看不到、指不出的诡异云气,天天笼罩于头顶,盘缠于心间。简单说来,“大惑”,是指对人生的误解、对世界的错觉。修行,就是排除这些误解,看破这些错觉,建立正见、正觉。这有点累。那么请问,人生在世,能不能不修行,不排除,不看破?当然也能。但是,世间之“惑”,相互勾连。一“惑”存心,迟早会受到外来的迷惑、诱惑、蛊惑。自己受到了,又会影响别人。如此环环相扣,波波相逐,结果必然造成世事的颠倒、生命的恐惧。有一种惯常的误会,以为知识和学问能够破惑。就连韩愈都说过,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为学生“解惑”。但是,人们渐渐发现,那批掌握大量知识和学问的知识分子,除了极少数例外,绝大多数虽也能解答种种“小惑”,却总在扩大着世间“大惑”。

㈢那几年我在小镇上开了一家彩妆小店,有位阔太是我的熟客。阔太身材妖娆,皮肤白皙,衣着时尚,一双灵动的大眼睛上忽闪着浓密的假睫毛,双眼皮贴将她的眼形修饰得恰到好处。她,无疑是这条街最靓的仔。


煎饼西施


  她每次来我店里都是“盛妆”出现,一看就是阔太,普通妇女整天围着锅碗瓢盆过日子,哪有闲情打扮成这个样子呀。


  店里不忙时我习惯坐在柜台里呆望外面的街道,下午两点时阔太一身运动装束准点从我店门经过。每天如此,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一次她来店里买东西,我打探:“您每天下午两点都路过我店门口,这是去哪里呀?”她笑着回:“去公园跑步。”


  一天,阔太来我店里买东西,和另外一位顾客打招呼,很熟络的样子。待阔太走后我向那位顾客打听阔太,顾客回答:“她在石南集上卖煎饼,大家都喊她‘煎饼西施’,我经常买她家的煎饼。”


  那日我有事路过石南集,特意逛到了阔太的煎饼铺,煎饼铺是路边简陋的活动板房,在集市上毫不起眼,但阔太的装束却夺目吸睛,她穿了件白色毛衫,下配红黑格子短裙,外围一条蓝碎花围裙,头戴同款花色头巾,妆容精致,一下让煎饼铺在集市上闪亮起来。


  既然不是真阔太,都是为钱奔命的劳苦大众,我和阔太之间的距离瞬间拉近了不少。她再来我店里购物,我便邀她坐下聊天。阔太不善言谈,但我爱八卦,心里住着位小报记者,我先从聊健身开始逐渐撬开了她的嘴。


  阔太说,不锻炼不行,她妈四十岁时血压便二百了,外公外婆都因脑血管病去世,舅舅不到五十岁就偏瘫了。她随她妈,是易胖体质,为了健康,她绝对不能胖,所以她天天坚持锻炼,控制体重。至于锻炼时间嘛,也是量身定制,她就下午两点到三点有时间,其余时间不是摊煎饼就是备货发货。


  阔太老家沂蒙山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她学习又差,父母只能寄希望于她嫁个好人家,改变穷命运。她十八岁出来打工,认识了现在的老公,老公和她是老乡,家庭条件还不如她家,这场恋爱自然遭到家里反对,当初结婚时她妈甩出狠话,说她跟着他会过一辈子穷日子。


  结婚后两人来我们这里开了家煎饼铺,阔太一对双胞胎弟弟也在我们这里打工,下了班没事就爱往姐姐这里跑,阔太知道,他俩这是替父母监督她的生活。她还就和母亲怄上了,偏要打造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化妆、打扮,每天把自己捯饬得利利索索、漂漂亮亮的。


  煎饼铺开业没几天,煎饼西施的绰号便叫响了,煎饼摊得好,人又干净漂亮,生意自然红火。后来她跟老公商量,干脆多摊一些,找超市代卖,阔太的气场和过硬的卫生和质量帮她打开了市场。


  阔太说,打扮花不了多少钱,主要是有心情就行,她的衣服都是从附近批发市场淘来的,几十元钱一件。我夸她自带贵族气,披个麻袋也好看。她说,人不能因没钱而自卑,她一直把自己当富婆:努力、肯吃苦、夫妻感情好、儿子听话、身体健康,这些才是人生最基本的财富。


  呃,原来她是这个“富”婆呀。细想,她的理论也对。


“富”婆


  我不开店后,很少见到阔太了,只断断续续听说,她的煎饼铺扩大经营了,雇了几十人摊煎饼,而且销路不错。阔太现在是名副其实的“阔太”了。


  上月在超市偶遇到了阔太,她告诉我,她老公负责抓生产,她负责跑外联系业务。我揶揄她,漂亮女人跑业务要注意人身安全。她笑着说,遇到坏人我撒丫子就跑,我跑马拉松的体格,很少有人能追得上。


  她打开她手机,让我看她煎饼作坊的图片,女职工都统一着装,头戴蓝碎花头巾,外围蓝碎花围裙,一个个都有当年阔太的影子。阔太说,她经常请超市老板去她的作坊参观,职工的形象代表作坊形象,必须重视。

有人说,穷人最先放弃的就是自己形象,但阔太从未放弃过自己形象,她说她从未穷过。嗯,心不穷,必进步。

我姥爷民国十五年生在哈尔滨,坐穿城而过的有轨摩电,看道外园子里的电影,吃俄罗斯列巴和乌克兰红肠,肠里掺了一半牛肉一半猪肉,经过熏煮,大蒜味儿刺鼻,上瘾以后,一辈子都想,又和日本邻居学会了喝味噌汤。在他跨在车沿子上,被沙尘拍打着一路向献县西城乡张花村走时,只见越走越穷困稀落,“满洲国”有三江汇聚的黑土原,这里更平,望过去黄漠漫漫,连树都没几棵。他爹在中东铁路上做技工,会好几种老毛子的土话,挣出来在“关里家”(他们这么叫故乡)看很大的一笔钱。日本子打退了老毛子,溥仪“登基”,新死了媳妇,几件事凑在一起,他爹决定归根了。这个高人一头的汉子,鞋赛两条旱船,性子却软,从来不生孤愤的怨气,不理睬他的气恼,正满意地看着前程。

  哈尔滨沿江势而建,不顺南北,没有中轴,被铁路切作三段,成个“品”字。火车进城最先到“三棵树”,沿途泥草房和坟地不绝,其间有热闹的市集和妓院烟馆,五方杂处,因为操贱业的多,悲剧惨祸多,最为生动,这铁道以外之地即是“地狱”。姥爷六岁那年,松花江水决口,半个城市为泽国,洼处的房顶冒几个泡就陷进漩涡,房顶的呼喊声便消失在白烟里,上街要划船,只有南面高岗一带安然无恙,避难岗遂有了“天堂”之称。南岗是日光城,在夏天的白夜里光怪陆离,流亡白俄最后的高贵,犹太人的聪慧,均倾注其间。岗上有驰名远东的商场、教堂和戏院,岗上街巷蜿蜒,便道上排着石头花坛、木头长椅、带彩色玻璃罩的路灯,每个拐弯上都有八面玲珑的洋楼,木栅栏障子抵着马路内侧,栅栏后是盛怒的花,均被日本人占据。“品”字上头的那个“口”是道里的埠头北至江沿儿,姥爷五岁那年,省主席马占山在此处的铁路桥头与日本人绝望血战,毙敌二百,伤敌一千,为自己赢下美名。此地因为既辖有中国大街和江堤柳岸,又有叫作“地包”的贫民区,成为苦笑着的人间——他们投奔的就是这里。地包沿火车道一铺十几里,住的都是穷人,最阔的是拉车的、扛大包的,吃得起烙饼卷猪头肉。住户大多是山东和直隶人,也有穷俄国人。房子,矮的是他俩住的窝棚,一半修在地下,叫地窨子,地面上半人多高,到了冬天省柴火;高的是关里家式样的带脊瓦房,最阔的是房东那种红砖灰瓦的三合院,房东正是西城乡人,他们认作叔。姥姥到这里,看着鸡笼一样的棚户心里既发满,听到全是乡音又踏实,虽然担心着火,也不想再踏出去一步了。

  姥爷体格没长成,也不肯卖苦力。他当年本可不回老家,他爹在盟兄弟的矿上给他找了个记账的活儿,他一直指责他爹为回关里娶娘们,欲把前房儿子送下煤井以绝后患。他去电车上摇铃卖票,电车从南岗秋林商场下来,绕过制高点大转盘上的木头教堂,穿过首饰匣子般秀气的火车站,从地段街进到道里的富人区里——他过去就在那儿住,看见不由得伤感——隔一站是花丛密密匝匝的公园,隔一站是褐色石头的银行大楼,一路叮叮当当地走到江畔停下,调换个方向,用推着的车头来拉,向回开,一路的景观和乘客皆很体面。他早起换上制服和帽子,斜挎着皮兜子和票夹,跨过地包的阳沟、垃圾山,听到车轮子碾着铁轨,利索地在脚蹬板上跳上跳下,来来回回于这些景致之间,已经心满意足了。他是这条线上最漂亮干练的小伙子,报站的声音像是唱歌。

  他带回家的钱没准数,姥姥要忧郁地盘算开销,在家时她没管过家,一到哈尔滨,马上学会了经营穷日子。他俩的衣服干干净净,补丁都藏在暗处。对她而言,最好的局势是月月剩下五毛,有这五毛,就像窗户上糊的那一层高丽纸,挡不了寒气,但落个宽慰。姥爷贴补家用的办法是偷。邻居大多是乡亲投奔乡亲,重血脉和名声,看不上偷鸡摸狗的闲人,可拿日本军列上的东西,不算道德有亏。他本来就贼大胆,和另外几个接应着,爬上靠站的火车偷大米和煤,撅树杈做弹弓,打日本人的军鸽吃。

  生我母亲那年,姥爷不到二十岁,日子虽不轻松,但不耽误学会各种各样的嗜好。先是学抽烟,铁路福利不错,货运段给会抽的每月发两条,不抽白不抽,他也憋着咳嗽叼着棵烟人前人后地晃,很快就落实了两条烟的待遇,但烟瘾很快突破了定额。还爱跳舞,下班回家,先卸下姥姥给续的厚棉裤,挖一指头雪花膏细细地抹脸,买不起毛裤,数九寒天套两条单裤,蹬上供在桌子底下的单皮鞋,往江上俱乐部去赶第一支曲子,姥姥只能小声嘟囔“冻死你个兔羔子”。高兴时,领着全家坐出租马车去看戏、照相。他有过一宿输光一个月工资的光荣,之后讪不搭个三五天,姥姥就昼夜缝活儿、编麻绳、铰鞋垫儿,好歹撑到手里重新结余五毛钱。输过了那次,他不再打扑克了——改玩麻将,关里家带东南西北风数番的玩法,他鄙视东北的“穷和”,牌风很顺,打得也小,他正积极入党,认为党员不该玩得太大。我姥姥就感谢党,若没有党,他不定作出什么祸来。

  姥爷在铁路上浸透了浪漫,铁轨通向任何一个方向,呼啸过田野、小城镇,许多困守无望的生活,可以肆意地看,略不停留。他去哪儿都不用查时刻表,坐在家里等到别人在检票口排起长队时,才不紧不慢地放下杯子出门,从火车站黄色的围墙上找到个小门,打个招呼进去,在车轮快要动起来时才上车,好像早到片刻,就会亵渎与铁道的默契。后来他迷上了钓鱼,钓鱼是好事儿。那时的松花江鱼极多,江轮上常见一人高的狗鱼棒子在水面倒立。他周六下班背上皮兜子就走,礼拜天半夜,带着一身腥味开门进来,把皮兜子到地上,抹完手脸,钻进已铺好的被褥睡觉,留姥姥和我母亲收拾。她们逐渐盼望那皮兜子能轻一点儿,回回少说十来斤,多的时候上百条,鲇鱼、草根、鲫鱼、鲢子,最讨厌的是二三寸来长的嘎牙子和板黄,扎手,困劲儿上来了,不知道是还在收拾鱼还是梦见收拾鱼。再捅开炉子,把成案板的鱼推进铁锅,一直咕嘟到连汤带天都发白。这一大锅,上顿下顿,连左邻右舍,一起吃到礼拜三。

  春夏钓鱼,秋冬射猎。他那杆双筒猎枪是东欧进口的,枣红木托沉重油亮,两侧镶着漂亮的白铜雕花,像童话里的。平日枪托套着皮套锁在大衣柜里,枪管和罐头瓶里的铁砂子、炒过的火药放在床下。这枪当年比一辆“永久”贵,是全家几年的积蓄,姥姥那么软和的性子也暴怒了,磨叨了一年,此时,姥爷像聋了一样,温柔地擦枪。他随意跳上列北去或西去的慢车,去打大兴安岭的野兔、狍子,三江平原的野鸭子,还猎过小野猪——长出獠牙的家猪。“你姥爷一辈子糟蹋了那么多性命,怎么没遭什么报应。”我姥姥说,她晾晒过成百上千张兔子皮、狍子皮,并没派过什么用场。斩获多时,我妈领着成群的朋友回家吃熏兔子。他打猎打到六十几岁,眼睛被雪晃得落下毛病。年三十晚上,装上空弹,背上子弹带,向着星空放几枪。1990年,派出所把他的枪“暂时保管”了,留下张收条,他从此就老了一截。

  他青壮时最看不上老年人,嘲笑他爹尿频、邋遢和老朽的气味儿。姥姥给他洗成盆的衬裤,“如今你一样没落下,还不如他”,他就把目光、听力和注意一切都朝向电视,“老虎没牙了”。这样的衰老之后,又经过十年的更加衰老,在无法维系自理时,终于连自尊也卸下,忘净了一切人事,别人听到他的年纪,都用赞美的语气说“这个岁数,可是什么都经历过了”。

  如果向七十年前的那个小伙儿描述他日后如何整天垂着头坐在沙发里打瞌睡,靠着运气和一根塑料管子尿尿,他一定会愤慨地赌咒决不活成这个样子。所以我至此闭嘴,把他送回他的好日子里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670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928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926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38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112评论 4 35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38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45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32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96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96评论 2 31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69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26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600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906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85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16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21评论 2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