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提到王小波,必定会想起李银河;看到李银河,肯定会提起她跟王小波的爱情,这样的关系,已经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了。
王小波的大哥王小平对李银河说:“小波靠写小说没法维生啊。”
李银河回答得很坚定:“我坚持小波必须写小说,因为他的文学才能荒废太可惜了。生计所需的那点儿物质太容易满足,实在不行,我一个人工作也够用了。”
她是他的灵魂知己,是他写作的坚强后盾。
如果没有李银河给予他爱情的滋养与支持,就不会有王小波日后轰动文坛的“时代三部曲”。 他最好的作品都是在与爱妻李银河相扶相依的日子里写下的。
李银河在传记《人间采蜜记》中感慨道:“在他一生最重要的时间,他的爱都只给了我一个人。我这一生仅仅得到了他的爱就足够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痛苦磨难,小波从年轻时代起就给了我这份至死不渝的爱,这就是我最好的报酬。我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了。”好的婚姻是彼此的成全。
中国离婚率攀升,而且年轻人不愿结婚啦!近日,民政部发布《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办理结婚登记1142.8万对,比上年下降6.7%,结婚率为8.3‰。25-29岁办理结婚人数最多。2016年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415.8万对,离婚率为3.0‰
为什么很多人选择独身主义?因为不想将就,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随缘吧。
为什么更多的人选择了离婚?因为不想将就,一个人可以过得更好,和平分手。
另外还有一些在围墙里挣扎的人儿。我身边很多朋友告诉我,他们的婚姻已经处在分崩离析的边缘,岌岌可危。
夫妻双方婚内出轨而去维系一纸证书的也大有人在。
中国的婚姻是怎么了?难道婚姻真的是爱情的坟墓?
可是,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杨绛与钱钟书是天造地设的绝配。胡河清曾赞叹:“钱锺书、杨绛伉俪,可说是当代文学中的一双名剑。钱锺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刀刃。”
在这样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两人过着“琴瑟和弦,鸾凤和鸣”的围城生活。
这些眷侣佳话值得让我们依然相信爱情,依然选择勇敢地去爱,去进入并维系一段婚姻。
虽然在这一路上,我们磕磕碰碰,撞得头破血流。
但是,我们渴望爱的包围,渴望一份安全感,甚至能从中汲取到心灵的营养。
喜欢看到为所爱的人付出后,他们脸上洋溢着的微笑和满足。
家,是我们奋斗的初衷和动力!
家,是我们疲惫时可以随时停靠的港湾!
罗家英和汪明荃的爱情跨度是漫长的,从遇见到相识,从相识到追求,直至双鬓皆白,才跨越爱的界限,步入婚姻的礼堂。
罗家英二十一年求婚19次!最终他与经历两段失败婚姻的汪明荃,终成眷属。而那时,两人年龄都已过六十。
罗家英说道:爱情来得晚一点没关系,只要是一个好的结尾。
无论你是止步于婚姻前,还是在无望的婚姻中苦苦挣扎,甚至是考虑再次步入婚姻,你都需要明白: 婚姻,只能由彼此成全才能相守到老,甘之如饴。
1 拥抱变化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我们必须质疑传统观点、格言警句、传承而来的文化因素。
如80后曾经以为优质适婚男仅仅是有车有房和稳定收入;
传统家庭模式:男人负责赚钱养家,女人负责貌美如花;
女人既要上得厅堂又能下得厨房。
婚姻中的男女双方,要向前迈进,不管是职场中还是在社会上,都必须首先向后退一步,仔细审视我们条件反射地认为千真万确的东西。
真正敞开心扉,解放思想,乐于接受全新想法、全新理念、全新可能,我们才能改变自我,不断调整婚姻中的相处模式,才能最终实现婚后彼此的共同成长。
现在90后在恋爱中更注重两人的三观契合度。而成熟的恋人也懂得更强调为彼此留有空间的必要,以及实现win-win双赢的婚姻模式——一段好的亲密关系能比原来单身狗的生活过得更好。否则内耗太大,当即则断!
然而,婚后的生活总不可能提供双方五五分的平衡体验。婚姻在随着双方经历的积累,或者突遇到意外打击,会使原来婚姻状态面临打破平衡的临界点。正如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骆驼的背脊,以前婚姻中的优势会瞬间化为乌有。
所以,在人生每个阶段,我们都应该对于自己角色的转变有种提前的预设和未雨绸缪。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就是这种应景式地去调整自己跟对方沟通、磨合。
比如老人或者孩子病倒,需要其中一方调整时间去悉心照顾;
面临职场晋升而需要更频繁的出差需要彼此协调时间照顾家人生活;
在孩子步入学习关键时期,需要父母更多的引导和协助。。。
是的,婚姻中我们需要冷静的分析当时的形势,彼此做出让步和调试。转变自己的角色,无论是“主外”或是“主内”,这都是对家庭同等的付出和经营,都值得让对方尊重。
2.婚姻和事业
我们都明白:雄心壮志与辛勤付出是登临职业高峰的必要条件,但我们往往没想清楚如何处理事业与家庭的关系。
你可能在参加一场会议,深夜加班,或者处理应急事物而不能脱身。这时你仿佛觉得自己是为了事业而牺牲了与家人相处的时候。即使你深知,如果自己能待在家里或出席某些场合,孩子、父母和伴侣都会从中受益,变得更加快乐。
我们通常认为提到一个人的成就,首当其中的便是他在事业中的成功和拥有的物质财富。我们往往惧怕婚姻中“柴米油盐”的匮乏导致“贫贱夫妻百事衰”,让人终日惶恐不敢松懈事业。
那么坐拥很多房产,银行卡里总有结尾很多零的数字,会真的让人感到幸福吗?
行为心理学家告诫我们,人类更有可能从与他人的联结以及自身体验,比如一顿美味的大餐、一部戏剧或电影、一场体育比赛、一束鲜花,或一瓶香槟,而不是从拥有无数财产中找到真正的幸福。
布鲁尼尔.威尔在她《弥留之际的五大遗愿》的书中,记录到她经常听到的遗愿:位列第一的是“我多么希望当初能有勇气过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而非他们期待我过得生活”;位居第二的遗愿是“我多么希望自己当初别那么努力工作”。
她说,她曾照料过得几乎每一位男性病人都曾表达过第二条遗愿。他们错过了孩子的童年,也辜负了伴侣的青春年华。
我想引用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所说的一段话:
如果我们在家庭上失败了,如果我们在责任履行上失败了,那么其他的任何一切都是残缺不全、不足挂齿的。
我知道,终有一天,我会躺在病榻上,静候死神的脚步。
到那时,我不会想着我曾签署通过哪些法案,也不会想着曾经致力推行的某项政策,不会想着我做过什么演讲,也不会想着我曾被授予诺贝尔奖。
我会想到与女儿们休闲漫步,与妻子共度慵懒的下午;会想到全家人围桌而坐,脸上洋溢着健康与幸福的光芒,每个人都被深深地爱着。
我会想,自己有没有为这一切做出正确的选择。
对所有婚恋中的女人而言,这样的男人,足矣。
3.婚姻中的给予与索取
在亚当.格兰特的书《给予与索取》中,他提出问题:
哪一类人最有肯能处于职场等级中的底层,“给予者”“索取者”还是“匹配者”?几乎每一个被问及此问题的人都回答说“给予者”。答案正确。
格兰特继续问道:那种人性特征的人最有可能位于公司等级中的顶层?在思考几秒后,大多数人回答说“索取者”,也有少数人回答“匹配者”。答案却错误,正确答案还是“给予者”。
“给予者”们,不仅在教育等把为他人服务作为核心使命的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功,也在商业和政治等通常被认为冷酷无情的领域取得了成功。
因为,给予就是不求回报,不添任何附加条件。婚姻中的爱对方必须是无条件的。是彼此真正地而非装模作样的倾听、理解和支持。
给予,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类本能与欲望,关爱的价值都应提升至恰如其分的高度。在家庭中,我们更应该看清这一点。
如果想用一种商业模式去经营爱情和婚姻的话,迟早会落个不好的下场。我们应该秉持一种做公益的心态去传播爱,不求回报。如此,你在婚姻中便会如鱼得水,乐此不疲。
好的婚姻,正是彼此的成全。
愿你遇到这样的婚姻。